天香瞳 作品

第1565章 這不是上朝而是去上墳

 實際上關寧已經取消了很多禮儀流程,實際上比這要複雜的多……

 以人為本,人性施政。

 奉天殿前的廣場好久都沒有這麼熱鬧過了,人有很多,卻無人交談,沒有一絲喧鬧之聲。

 取得大勝,陛下回京。

 這本該是喜慶之事,也不知這些人為何卻成了這個樣子?

 即使交談也是竊竊私語。

 直到現在,他們還在自省自查,有沒有做過什麼僭越之事,做過之後有沒有處理乾淨……

 在最前方的,則是幾位巨頭,能稱的上是巨頭,只有內閣大臣!

 新朝建立後,內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中樞,內閣官員皆為一品。

 首輔公良禹,次輔**星,戶部尚書薛慶,都察院左都御史周睿淵,兵部尚書費田,吏部尚書彭方……這是一副新面孔。

 原本吏部尚書是由**星兼任,後由此人接任。

 彭方年有六旬,原為瀾州州牧。

 還有禮部尚書松永年,工部尚書王臨。

 歷來在六部之中,工部殿後地位最低,關寧卻開了先例,工部尚書也加封為內閣大臣。

 他很重視工部,工部地位也有大大提高。

 除了這幾人外,還有三位內閣大臣,他們並沒有兼任,各有分管所屬。

 戰爭爆發後,內閣作為中樞處理要務太多,便又新設三人。

 因沒有兼任,又是後來加入,這三人自然抱成一團。

 原江州州牧劉璽文,被提拔進了內閣。

 江州是大寧最富饒的州,也被譽為最有前途的做官之地。

 次輔**星曾就是江州州牧。

 還有一人名為慕容盛,此人年有五旬,是通政司的主官。

 通政司接收在京衙門和各地奏章,職權極大。

 慕容盛是內閣官員中年紀最小的,自有遠大前途,只是為人狂傲了些。

 除了這兩人外,還有一人名為王吉,他在內閣裡存在感最低,以慕容盛馬首是瞻。

 這幾位內閣巨佬在前,其他人根本不敢靠近,除了在另一邊的軍機大臣們!

 軍機大臣官居一品,與內閣大臣平級。

 大寧實行軍政分離。

 軍機大臣屬天策府超然物外,在戰時,所有軍令皆有天策府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