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1931章 大寧未攻,敵軍已至

 現在的西鎮已不是集散地,而是成了兵鎮,作為塔克沙漠出入口,踏入大寧的必經之地,戰略地位何其重要,也是必守之地,大寧軍隊盡駐於此!

 環西鎮外,有一條子河,據說這條河是從西域流過來的,它的起源是連綿數千裡的冰川。

 西域有天山,每年融化的天山冰雪,順著山勢往東流下,匯聚成一條河流,這條河便是母河,母河穿過西域,粗細分為不知多少條河流,被稱為子河。

 西鎮外的河流就是其中一條,是這片區域唯一的一條河流,西鎮能成為集散地便有這條河流的功勞。

 自古以來,人類都是向水而生。

 兩年過去了,西鎮已褪去了曾經的荒蕪,沿著子河已形成大片的綠洲田地,這裡是安西軍的屯田之地,也是他們辛苦耕耘的結果。

 吠州地處西北,經歷戰火後更是貧瘠,物資匱乏嚴重,軍需物資運送艱難,即使是從距離最近的北方各州運送也頗為不易,道路就不暢通。

 想要徹底解決西域戍邊軍的軍糧軍需供應,唯有實行軍屯!

 軍屯並非新鮮舉措,早在關寧還是世子時就已提出,到如今軍屯制已相當完善。

 大寧建國以來,經歷戰爭頻繁,僅依靠國力無法支撐,軍隊打到哪便屯到哪。

 大寧與梁國戰爭爆發,攻至北林行省,趁季節開荒播種,大軍繼續開拔,到第二年便有了收成,雖說並不一定能完全支撐軍隊消耗,卻也能解朝廷壓力。

 安西軍便在此實行軍屯,天策府給定的目標是用五年時間,開墾出一百五十萬畝良田,徹底解決駐軍軍糧供應,保證軍隊倉糧庫的儲備。

 除此外,朝廷還實行復興西北之策,徵募中州地區無地可耕的農戶,每年各州府罪囚,一起遷移安居在此,並會將這裡的田產分配給願意在此安居立戶之人。

 重建西北意義重大,當西北復興,便會成為大軍征討西域的後援補給地,卻不想大寧未攻,敵軍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