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 作品

第2123章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

 關寧不想再看到更多的人因此而亡。

 一道道命經令兵通傳下去,關寧只是把握方向,具體指揮作戰是由統戰署制定執行,打仗是一件很嚴謹的事情,開戰之前會舉行數次戰前軍議,就是要儘可能想到會突發的事情和遇到的情況,由此制定出相應的計劃和方案,最終由統帥署確認通過。

 這還是關寧制定的,就是為了防止一人獨大和一人之命影響全軍。

 戰場瞬息變化,但也不能輕易做決定,像這樣規模的戰爭統帥隨意的一句話或許就能造成數萬人丟了性命,關寧自問自己都做不到絕對的正確,那別人呢?

 群策群力,一次次的商議推演,這才是大寧軍隊無往不利的原因。

 像這次戰爭,看似突發,實則早有預料,並依據突發做出應對,當應戰的命令下達,上至各軍將領,下至伍長都只需按制定執行即可,就算過程中有變動,但也不會造成慌亂,保證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尤其是在古代通訊條件缺乏的情況下,進行大規模軍團作戰這一點尤為重要。

 城外的陣地上早已擺放好了成片的元武大炮,只待西域聯軍衝過來到打擊範圍能發射。

 關寧說過,在最後一戰要讓阿迪爾知道大寧真正的實力,要讓他感受到恐懼。

 從高空俯瞰,可以看到三部分,其一是在西邊從汴京城衝出的西域聯軍,其二是在城外的大寧軍隊,其三是就是從東邊過來的朱成允。

 前後夾擊之勢已成!

 朱成允在隊伍前方,他有意壓著軍隊,不讓軍隊靠的大寧軍隊太近。

 兩方敵對並未擺在明面,離得近了反而很尷尬誰都不自在,事實上就在他們快要到汴京城時關寧就派人送去了信,一封誠意滿滿的親筆信。

 關寧準備為其軍隊提供糧草,營帳等,還希望能舉行一次會談,地點時間任由朱成允選擇。

 先談後打,能不打就不打,關寧讓讓步也是可以的,他實在不想看到朱成允跟阿迪爾聯合,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都不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