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 作品

第139章 我成了多餘的?

 百多萬的銀子都花了,君臣卻要為了十來萬打官司,聽起來有些啼笑皆非,可如今大明的財政就是這樣。稍微大手大腳一點,就要出窟窿。

 大殿中,朱允熥來回溜達踱步,臉上都是苦笑。

 因為他想起了前世看的那些清宮戲,人家君臣議事一開口就是幾百萬的軍費,幾千萬的修園子錢,可自己呢。

 清朝的財政籌集能力,確實比大明好那麼一些,而且現在還不是大航海時代,全世界的白銀都瘋狂湧入的時候。況且,現在的大明不收稅,尤其是商稅。

 老爺子的頑固,外人根本想不到,一方面鄙視商人,又一方面不收重稅。歸根到底,商業有利於民,不收稅也是為了藏富於民。

 朱允熥走到屏風前,提起硃筆,寫下兩行字。

 “倭寇,商稅,海貿,殖民!”

 “北元,吏治,織造,藩王!”

 寫完之後看了半晌,這些老爺子在一日,就要緩緩圖之。嘆息一聲,對肅立的王八恥說道,“擦了!”

 “是!”王八恥拿著一塊細布,用力的擦拭幾下,屏風上的 字跡消除,恢復原樣。

 “老爺子呢?”朱允熥喝口茶問道。

 “回主子,老皇爺在御花園呢!”王八恥說道,“一早,就帶著樸公公過去了!”

 “走,去看看!”朱允熥說道。

 說出來沒人信,紫禁城中的御花園中,藏著幾畝莊稼地。早在馬皇后在時,那裡就是菜園子。後來老爺子親自帶人規整了,每年都在那裡種上莊稼。

 現在正是春耕的時候,老爺子雖然當了皇上,可誰也擋不了他下地幹活。用他的話說,當了皇帝更要知道春種多少,秋收幾何。根據產出,就能判斷今年百姓的收成。

 種地和打仗一個道理,當大帥的在中軍指揮,吃和士卒一樣的飯食。若是大帥餓了,那前線的士卒們肯定早就餓了。

 朱允熥帶著宮人,徒步走進御花園,剛一進去,就看到在田裡勞作的老爺子。

 老爺子一身舊的粗布衣裳,褲管袖子高高挽起,就如同尋常人家的老農一般。 一道麻繩背在肩膀上,老爺子向前走著,拉著麻繩後面拴著的..........人!

 麻繩的後面是一把耕犁,耕犁之後是用力推著的樸不成。老爺子在前,他在後,二人所過之處,泥土翻起。而田地的邊上,無數宮人垂手低頭,跟石像似的,默不作聲。

 “皇爺爺,您別累著了!”朱允熥趕緊扯開袍服,幾步跑了過去,“您都這歲數了,這些事讓別人幹就行了,您看看您肩膀!哎喲,您還以為您是小夥子呢?”

 種地是力氣活,耕犁一人拉一人推,即便是成年男子,一天也幹不了多少。何況,老爺子都六十多了。

 “誰讓你進來的?”老爺子不但不領情,反而怒道,“剛弄出來的地壟,你看,你又踩下去了!”

 朱允熥低頭一看,人家一條線似的壟,讓自己幾腳就面目全非了。

 趕緊讓到一邊,說道,“皇爺爺,您上來吧!”

 “你這倒黴孩子!”老爺子搖頭道,“這邊又給踩塌了,那是咱留著嫁秧的地兒,特意比旁的高一些。”說著,不耐煩的擺手,“一邊去,別在這搗亂!”

 “我...........”

 “殿下在一旁稍等片刻!”樸不成也如同乾瘦的老農一般,擦著汗水說道,“還有半壟,奴婢和皇爺耕完就上去!”

 沒辦法,朱允熥只有小心的踩著地壟,原路退回,“皇爺爺,您今年不種水田了?”

 田裡的老爺子繼續拉著耕犁喊道,“今年種些麥豆,咱宮裡的地,平日伺候的太精細了,又是趕鳥,又是澆肥料的,比老百姓家產量高。”

 說著,老爺子忽然用力,那耕犁一下帶出一塊石頭來,“咱這地裡產量高,就看不出啥來!今年種些好打理的麥豆,不用那麼多人伺候,看看到底能出多少!”

 “要麼說您能當皇帝呢?”朱允熥在田邊的躺椅上坐下,“就您最關心老百姓!”

 “呵呵!”田中的老爺子大笑,很是得意。

 朱允熥不是拍馬屁,元末那麼多造反的軍頭,各個都是豪傑,可最終坐天下的反而是老爺子這個一開始實力相對較弱的。除了軍事之外,老爺子這份見微知著的心思,也起到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