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賺錢專家

 更將天啟皇帝的乳母客氏鞭笞至死於浣衣局,隨後在淨樂堂焚屍揚灰。 

 這些舉動清晰地表明,新登基的崇禎帝, 

 對閹黨的憎恨究竟燃燒到何種熾烈。 

 隨著東林黨對閹黨的無情滌盪。 

 身為閹黨一分子的李培恩, 

 自然無法逃脫這場風暴的席捲。 

 此刻,屈膝在李培恩廳堂的方澤, 

 口稱李培恩為義父, 

 顯然也深諳此中道理。 

 一旦李培恩被東林黨清算, 

 這些助紂為虐的走狗們, 

 註定難逃悲慘結局。 

 即便已經成為宦官, 

 李培恩也不願剛穿越便就此隕落。 

 既然穿越至這個動盪前夕的時代, 

 若不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豈不是辜負了與曹孟德相同的乳名? 

 況且,李培恩與其他宦官迥異, 

 乃傳說中的“天生宦者”, 

 未曾遭受淨身之痛。 

 年紀尚輕,未來尚不可知。 

 也許某日,他會經歷二次“成長”。 

 若就此死去,豈非白白穿越一場! 

 儘管眼前幾乎是一條絕路, 

 但李培恩堅信,危機之中必有生機! 

 於是,他強打精神,調動思緒, 

 開始剖析當前的形勢。 

 當今,崇禎皇帝剛剛登基, 

 意氣風發,渴望成為歷史上的英明君主, 

 拯救大明於水深火熱,力挽狂瀾於既倒。 

 然而,年輕的崇禎皇帝被朝堂上的“東林賢士”矇蔽, 

 堅信天下動盪的罪魁是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全然不知那些自詡正人君子的文官,同樣難辭其咎。 

 他的腦海中滿是清除邪惡,恢復清明的願景。 

 他深信,只要權力回到東林黨那些“君子”手中, 

 國家局勢立刻就會改觀。 

 崇禎皇帝卻未察覺,這兩派鬥爭的人, 

 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他們的爭鬥,無非是權力的角逐。 

 而東林黨見崇禎皇帝傾向自己, 

 便施展反攻倒算的手段。 

 不僅對李培恩這樣的正宗閹黨大肆屠殺, 

 更藉機攻擊閹黨同僚,以清除異己的名義, 

 暗中安插親信,企圖在崇禎皇帝改變主意前掌控朝政。 

 至於國家的安危和飢餓的百姓,東林黨視而不見,無動於衷。 

 畢竟,大明的文官最愛說的就是“讓百姓再忍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