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尼 作品

第3章 宦海立足之道

 人脈確實不凡。 

 僅僅半日光景, 

 已有不少人前來百戶所疏通或施壓。 

 李培恩注視著那些車輛一會兒, 

 辨認出幾家的來歷後, 

 示意車伕避開正門, 

 從側門駕車進入百戶所內院。 

 百戶所的守門兵士自然認得李培恩的馬車, 

 因此在他掀簾露面後, 

 馬車順利駛入百戶所的後院。 

 李培恩下車,在後院漫步, 

 等待方澤前來報告詳情。 

 望著眼前庭院的雅緻亭閣和湖光山色, 

 李培恩不禁感慨。 

 身為軍人出身的錦衣衛, 

 本應駐紮在軍營, 

 如今卻在城中擁有一座豪華宅邸作為百戶所, 

 且眾人視之為常態。 

 只能說, 

 大明王朝的腐敗已深入骨髓。 

 別說崇禎皇帝級別, 

 即便是秦始皇、漢武帝復生, 

 恐怕也難以復興大明。 

 然而,若任由歷史車輪滾滾前行, 

 一想到滿清入關後的殘酷統治, 

 及其帶來的慘痛後果, 

 李培恩不禁心驚膽戰。 

 回顧過去的百年屈辱, 

 仍然讓幾代人熱血沸騰, 

 李培恩首次意識到, 

 既然穿越到這明末動盪的時代, 

 或許他應該有所作為。 

 就在這激動的情緒中, 

 方澤走來, 

 滿臉喜悅地向李培恩彙報。 

 "父親大人,這鄭家富得流油呢!" 

 "許縣令剛剛遣人告知此事了。" 

 "只要我們肯高抬貴指。" 

 "鄭季通甘願拿出五千兩白銀換取一條命……" 

 李培恩轉過臉,注視著這個年紀比他還大的「義子」,面無波瀾地問道: 

 "你覺得是五千兩銀子重,還是他們鄭家積攢的那兩百兩銀子更重呢?" 

 "呃,這……"方澤緊張地看著李培恩,等待他的下文。 

 李培恩深知方澤的脾性。 

 他就像《三國演義》中描繪的袁紹,"圖大而不顧身,見小利而失義"。 

 換句話說,貪婪而又膽怯。 

 一見到銀子,理智就拋諸腦後,腳步也停滯不前。 

 見方澤還在猶豫,李培恩又追問: 

 "你認為鄭家積累百年的金銀珍貴,還是你頸項上的人頭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