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公然奪取

 信件完成後,李培恩並未急於寄出。 

 只是簡單地將其擱置在書桌後的書架上。 

 這封信是寫給當前在崇禎皇帝面前得勢的太監曹化淳的。 

 而曹化淳派去協助調查鄭家案件的西廠人員, 

 幾天後恰好會帶著此次的成果返回京城。 

 那時,李培恩可以將信交給他們, 

 由他們直接轉交曹化淳。 

 這樣,至少曹化淳從鄭家財產中分得的部分, 

 不至於完全付諸東流。 

 打了個哈欠,李培恩走出書房, 

 仰望久違的陽光, 

 對身旁的丫鬟秋菊說:"今天的陽光,怕是近一個月來的第一次吧?" 

 “確實如此。”秋菊望著久違的陽光,不禁輕嘆道: 

 “還好天公作美,否則北門外的寒冬,恐怕會讓更多人命喪黃泉。” 

 李培恩聽到秋菊的話,眉心不由得緊鎖。 

 他知道北門外聚集著逃荒的難民。 

 他們都是今年下半年從北方遷徙而來。 

 大約有十幾個家庭分散居住。 

 他們在城牆腳下搭建起簡陋的棚屋。 

 平日白天就跪在城門口乞求施捨。 

 然而秋菊的言辭暗示,情況可能比他預想的更嚴重。 

 李培恩疑惑地問:“東門外乞討的人突然增多了嗎?” 

 秋菊臉上帶著同情,回答說: 

 “哪裡是增多,根本沒人敢靠近北門那片區域了。” 

 “那裡黑壓壓一片,全都是人。” 

 “不知道這次又是哪個地方遭受了災難……” 

 “縣裡和府裡發放救濟糧了嗎?”李培恩再次詢問。 

 秋菊搖頭道:“這個我就不太清楚了。” 

 坐在書房外小院的椅子上,由秋菊端來的。 

 原本打算享受陽光的李培恩此刻卻坐立不安。 

 他的思緒始終圍繞著北門外的狀況。 

 實際上,根據李培恩的記憶, 

 能逃到常州府的難民總是少數。 

 一是因為常州府地處江南富饒之地。 

 附近很少發生嚴重的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