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尼 作品

第14章 動亂的必然發生

 “我們必須另尋出路。” 

 在那個時代,由於缺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人們普遍食量驚人。 

 明代的成年男子一頓飯吃下一斤米的飯並不罕見。 

 儘管現在人們通常一天只吃兩餐,但這兩餐也需要兩斤米。 

 一個月下來就是六十斤。 

 而一石相當於一百二十斤,僅夠兩個成年人吃一個月。 

 此外,李培恩手中的萬餘石糧食並非精米,而是稻穀。 

 稻穀磨成米還會損耗近三分之一。 

 李培恩粗略計算了一下,即使將難民的食物配額減半再減半,只提供二十五分之一的口糧勉強維生,這些糧食也只能供四萬難民吃上不到二十天。 

 因此,他必須找到辦法,讓難民能從其他途徑獲取糧食。 

 否則,如果無法熬到春天,他多支撐的這二十天將毫無意義。 

 明白這一點後,李培恩的目光變得銳利。 

 他轉向方澤,吩咐道:“你現在就組織人手,去城外的難民中散佈消息,就說儲存糧食的常平倉已被燒燬,賑災的糧食沒有了。” 

 “府衙擔心他們會引發騷亂,決定封閉城門,讓他們餓死在城牆之外。” 

 方澤聽完李培恩的話,臉色瞬息萬變。 

 即便不用深思,他也清楚這些謠言一旦在難民中流傳開來,會產生怎樣的反響。 

 然而,在李培恩冷硬的目光下,他連反駁的話都說不出。 

 看著他猶豫不決,李培恩語氣冷漠地質問道: 

 “你在顧慮什麼?是畏懼難民的動亂嗎?” 

 沒等對方回應,李培恩接著說: 

 “如今常平倉已被焚燒,那些難民今天不動亂,等我手中的糧食耗盡,他們也必定會動亂。” 

 “因此,無論你是否恐懼,常平倉的火一起,這一切都將成為無法避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