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尼 作品

第35章 王承恩的召見

 家中唯有他和年長几歲的兄長相依為命。雙親離世後,生活艱難,兄長無奈選擇了入贅,而尚且年幼且天生殘疾的李培恩,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選擇了入宮為宦。 

 算上穿越後的時光,他已做了兩年多的宮廷侍從。 

 然而,這兩年多,李培恩的前身從未與兄長通信。 

 這主要是因為在那個時代,入贅比成為宦官更讓人蒙羞。 

 入贅意味著改姓,拋棄父母賜予的名字,連同子孫後代一同失去家族的延續。 

 即便後來李培恩的前身攀附上了魏忠賢,逐漸顯赫,也沒有寫過一封家書。 

 然而,穿越而來的李培恩並無這些舊觀念。 

 他覺得,在父母相繼去世,變賣家產才勉強安葬的情境下,兄弟倆無論是入贅還是行乞,都情有可原,畢竟,他們都在為生存掙扎。 

 因此,儘管崇禎吝嗇地沒有提升他的官職,只給了他這個無法傳承的恩蔭,李培恩並未感到不滿。 

 他堅信,有了這份官職,他那位未曾謀面的兄長日後定能挺直腰桿生活。 

 寫完家書,裝入信封,李培恩對著門口的秋菊喊道: 

 “找一個家僕去河南商會打聽一下,過年期間是否有回鄉的商人,我有封信需要他們幫忙捎回去。” 

 明朝曾有一套郵政系統,但因疏於維護,逐漸淪為象徵,除了官方文件,普通百姓很少通過它寄信。 

 因此,那個時代,人們若需寄信或物品給遠方的親友,通常只有兩個選擇。 

 一是鏢局,這些專業人士通常能確保你的信件或物品安全送達。 

 在當今時代,依山靠水生活的山賊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