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尼 作品

第48章 衰敗的崇明島

 順著億萬年奔騰不息的江水,向目標疾馳而去。 

 乘坐巨船順流而下的體驗無疑是美妙的。 

 然而,李培恩未曾料到,那個未來在長江口雄踞,輻射整個東亞的超級城市上海, 

 此刻的規模竟如此微小。 

 別說長江口了,即便是赫赫有名的黃浦江口,此刻也只有幾艘漁船和零星的茅屋。 

 一眼望去,江灘上除了江水的壯闊,只剩下一片荒涼。 

 幸運的是,早在年前規劃遷移難民至崇明島之際,李培恩便多次叮囑方澤派人勘查島上的狀況。此刻,儘管黃浦江口一片荒涼,崇明島上仍保留著崇明縣城,為李培恩一行人提供了一個落腳之處。他們在南邊的小碼頭下船後,李培恩與同行者走到水邊,望著遠處稀疏如村莊的城邑,不禁問道:“這就是崇明縣的中心地帶嗎?看起來相當凋敝啊。” 

 由於沈周的案件尚未解決,方澤無法抽身,於是派遣麾下一員錦衣衛總旗,帶領兩名小旗錦衣衛陪同李培恩前往崇明島。聽到李培恩的詢問,這位姓陳的總旗連忙回應:“啟稟宣撫使,這裡確是崇明縣的行政中心。只是因萬曆年間的大洪水,此地居民幾乎消失殆盡,故近幾十年來,縣衙未曾任命縣令,現今的賦稅勞役皆由華亭縣府代理。” 

 顯而易見,這位名叫陳暉的總旗對崇明做了一些研究,不過並不深入,因為李培恩從他的言辭中聽出了官方的敷衍。以李培恩對大明的瞭解,這個崇明縣恐怕在萬曆年的洪災中遭受重創,又缺乏官府救援,從此衰敗不堪。陳暉所說的因縣衙破敗而未任命縣令,純屬託詞。萬曆年間朝廷不委任官員的唯一原因,其實是萬曆皇帝親自引發的儲君之爭。為了寵愛幼子,萬曆竭盡全力與文臣抗衡,甚至長達數十年不上朝、不理政、不任命官員,試圖迫使文臣屈服。然而,這場儲君之爭最終以萬曆皇帝的失敗告終,因為在他去世後,文官們一致支持的皇長子朱常洛繼位,而非他鐘愛的福王朱常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