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亮相

 周家堡與松江縣城的距離並不遙遠,約十里之遙,位於縣城以東。 

 此地之所以被稱為周家堡,除了因為幾戶周姓人家世居於此,更重要的是南宋時期這裡曾是一座軍事堡壘。 

 然而,數百年過去,那座軍事堡壘只剩下高出地面的一段夯土,訴說著南宋抵禦金國侵犯的歷史。 

 當李培恩隨著李巖的儀仗隊伍抵達周家堡外的周氏宗祠時,周圍已是人頭攢動,擠滿了好奇的民眾。 

 李培恩從李巖為他準備的馬車上下來,望著眼前這座年久失修、宛如危樓的周氏宗祠,不禁在心中暗自搖頭。 

 周順正是倚仗周德福無法確認身份,才得以頑固地堅守陣地。 

 否則單看這座凋敝的祠堂, 

 他周氏後裔的身份便顯得名不副實。 

 畢竟在這個時代,只要香火未斷, 

 絕不容許祖先的祠堂荒廢至如此境地。 

 此刻,李巖望著眼前的頹垣敗瓦, 

 內心不禁感到一陣不快。 

 因為兩人爭奪的那片所謂的祭田, 

 理論上是用來供養祖祠的土地。 

 如今田地尚存,祠堂卻已破敗不堪, 

 周順的行為無疑是對孝道的褻瀆。 

 孝道的違背在後世僅是道德評價, 

 但在當下,被視為不孝可是確鑿的罪行。 

 尤其是周順這樣的秀才,身為縣學領取俸祿的稟生, 

 一旦被冠以「不敬孝道」的罪名,嚴重的話, 

 足以剝奪他的功名,貶為庶民。 

 然而這些都是教育官員的職責所在。 

 因此,儘管心中不滿,李巖並未藉機責備周順, 

 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案件本身。 

 根據李培恩先前的敘述, 

 來到祠堂外,李巖把李培恩引到眾人面前, 

 高聲宣佈:“這位便是常州府宣撫使李公,也就是我之前提及的賢士,他將代表本官驗證二人的身份!” 

 目睹李培恩身著華服,面容卻異常年輕, 

 圍觀的群眾立刻竊竊私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