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佈局

 文書官分配完各工作隊的任務後,整個營地瞬間變成了繁忙的建設現場。 

 伐木工人紛紛上山,剩下的則負責運輸或協助工匠加工收集的木材。 

 還需預留一部分人手在營地內準備飯菜。 

 剛才還聚在一起聆聽的五百人,瞬間融入了營地的各個角落。 

 李培恩看到方廣正在與即將組成的漁獵隊伍交談,便走過去打算加入討論。 

 看到李培恩到來,難民們雖然對他有些敬畏, 

 但他們仍然樂意地向李培恩行禮問好。 

 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方廣對難民進行的“政治”教育。 

 儘管這個時代的“政治”工作不如後世那樣強大, 

 但對於喜歡帶兵作戰、熟讀兵書歷史的方廣來說, 

 在爭取李培恩的民心方面,他的手法可圈可點。儘管李培恩自己也懷疑,僅憑利益換來的忠誠是否可靠。目前來看,似乎並無不良影響,於是李培恩便放手讓方廣施展拳腳。與眾人寒暄過後,李培恩才開口問:“你們剛才爭論得很激烈,討論的是什麼問題?”方廣示意,一個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上前施禮回答:“稟大人,我們在跟方將軍商量狩獵用的陷阱和兵器。”方廣微微頷首,向李培恩解釋:“他們常用的狩獵弓都是柔弓,我手裡的軍用硬弓對他們來說太硬太長,林中不便施展,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明朝軍隊的弓箭有兩種,一種是北方戰場常見的開元弓。這其實是種柔弓,適合馬背上射擊。北方戰場選擇柔弓,是因為現在的環境下,北方氣候乾燥少雨,主要戰事並非夜戰,而是城市防禦。因此,火藥武器在遠程攻擊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如關寧防線的三大城市,火箭、火銃、母子炮堆積如山,更有大量紅衣大炮。而在南方,情況卻截然相反。南方溼熱多雨,這個時代,黑火藥武器不可靠。加上與倭寇的和弓對抗,柔弓的殺傷力明顯不足。所以,多數準備與倭寇交戰的部隊,裝備的是硬弓和長弓,期望在射程和威力上壓制對手。這些硬弓和長弓,使用起來不僅要求身體素質,更需長時間訓練,否則精準度會大受影響。這些災民短期內難以掌握,而且也不適合山林環境。對此,災民們討論許久,最後還是李培恩和方廣做出了決定。將這些獵人分成幾個小組,每組派兩名攜帶硬弓的士兵同行。一來,硬弓在手,士兵能保護災民免受野獸侵害;二來,有士兵陪同,也可防止災民擅自逃走。至於獵人們需要的柔弓,只能由他們自己慢慢製作了。畢竟在這個時代,製作一把趁手的弓,往往需要數年的工夫,無論是動物的筋腱,還是弓身的木材,都需要大量時間來精製。所以,即使是一把民間自制的弓,在這個時代也是極其珍貴且難以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