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賣棗

 為了推動全國的進步,他肯定在全國各地奔波不停。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老先生不必過於憂慮。 

 整理好行李後,他在門口磨蹭了很久,才終於啟程出發。 

 陝西地區的棗樹大多已經成熟,彷彿連空氣都瀰漫著甜蜜的香氣。 

 李培恩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看見販賣棗子的小販。" 

 北方的生意談成了嗎?棗子都沒地方放了。" 

 李培恩買棗的時候,無意間聽見路邊棗農的交談。" 

 談崩了,價錢太低,不合算,還是找別人吧。" 

 " 

 總比爛在地裡好吧……” 

 仔細一看,街上大多數棗農都一臉愁容,紅棗根本賣不出去。 

 這裡到處都是棗農,人流量又不大,很多紅棗滯銷。 

 他嚐了幾顆紅棗,又大又甜,只是因為無法外銷而賣不出去。 

 李培恩蹲下來問棗農:“你們沒有試著賣到別的城鎮嗎?” 

 棗農苦笑:“出去一趟花費高,商販收購價又低,太難了。" 

 李培恩想到現代,很多農產品也有類似的問題。 

 他一邊走回家,一邊把手裡的紅棗吃完。 

 回到家中,張三過來打招呼。" 

 大人,有村民送來了核桃,又香又脆。" 

 李培恩口中還留著紅棗的甜味,接著咀嚼核桃。 

 這香甜的味道讓他想起了一個小零食——棗夾核桃。 

 雖然製作過程費時費力,但很可能會讓紅棗熱銷! 

 棗夾核桃給了他靈感,比如杏仁棗、紅棗蜜餞等。 

 李培恩嘗試製作出成品,讓世家大族等人品嚐,受到了大家的喜愛。 

 李培恩召集棗農,把想法告訴他們。" 

 棗夾核桃可以賣到六十文一斤,核桃成本二十文一斤。 

 紅棗成本八文,淋上的蜂蜜十文,包裝的油紙算五文。 

 再扣除人力成本……每斤還能淨賺二十多文。" 

 棗農們被利潤吸引,同時也難以置信。 

 紅棗加上核桃,再加上點蜂蜜,就能賺這麼多? 

 李培恩對他們這樣的反應並不感到驚訝。" 

 如果不行,我可以出錢投資。" 

 棗農們面面相覷,與其讓棗子爛掉,不如試試看。" 

 我……我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