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長期計劃

 崇禎皇帝也知道他在那裡有人。 

 刻意撤走以示忠誠並無意義。 

 如果他手中真的沒有任何權力,也無法鎮住人心。 

 “初步計劃就是這樣,接下來...還是要發展經濟,推廣土豆和玉米。” 

 糧食供應充足,百姓的困境就能減輕些。 

 等國庫有錢了,他也能贏得崇禎皇帝更多的信任,那時就可以開始勸說崇禎皇帝改變政策了... 

 首先,首要的任務是確保士兵和將領都裝備精良。 

 別的不說,糧食和後勤保障必須到位。 

 畢竟,大明現在隨時可能面臨皇太極的襲擊,這不是個好消息。 

 只有軍隊強大,才能抵擋外敵。 

 “沒錯,強大的兵將至關重要。” 

 此外,還得勸崇禎皇帝別那麼偏袒親人。 

 他的道路還很長呢。 

 “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他還想修路。 

 要教導更多的地方官員,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跡象預測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 

 得逐步整頓現在的官僚體系。 

 李培恩堅信,世界上沒有絕對壞的官員。 

 只要崇禎皇帝嚴格管教下屬,定期派人暗中調查,肯定能解決問題。 

 比如微服出巡,崇禎皇帝可以不做,但必須定期派可靠且真心為民的人去做。 

 就像現代的督導組一樣。 

 現在這個時代,管理起來可能比現代更簡單些。 

 畢竟權力高度集中。 

 一旦犯錯,大多數人都會被立即處決,沒得商量。 

 死亡的威脅比罰款或撤職更有威懾力。 

 直到深夜,李培恩發現自己已經在紙上密密麻麻地寫了一大堆。 

 “恨不得自己能分身乏術。” 

 心中的計劃多得說不完,但實施起來需要漫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