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靈童歸堂

 現如今走出堂口的,皆是體質出眾的孩童。他們曾被視為流離失所的靈魄,但也有體質孱弱的存在。 

 "後殿中尚有幾位孩童,他們自出生便帶有先天之厄,年紀尚幼,卻無人照料,實乃難以為繼。然而大人們,單是這群孩童每日所需的修煉資源和生存保障,已是一筆巨大的開銷,更不必提還需僱傭修士看顧每位孩童了。" 

 那的確是一項難以承受的重負。李培元深知這一點,更何況此刻這裡的各類修行設施尚不齊全,即使是在現世的凡俗之地,孤兒居所內也有許多孩童無法得到妥善的修練與生活關照。 

 這些孩童命運堪憐。 

 "這已是萬幸,至少他們還能勉強維繫生機,而有些……" 

 院長搖頭嘆息,這座慈玄堂雖然開堂不久,卻早已送走了一批批無助的孩童。 

 "有些孩童被送到這裡時,氣息已微,我們能做的,僅僅是為這些可憐的靈童準備一具簡易的靈柩,以免他們在荒街陋巷中孤魂無依,任由妖獸吞噬其身軀。" 

 除此以外,別無他法。李培元也不禁深深嘆了口氣。 

 "我們也只能竭盡所能了。關於孩童們的照料問題,城中已經開始籌備定期的義診,屆時會有修為高深的醫師前來為孩子們檢查並配製丹藥。" 

 院長亦感慨道:"多謝城中諸多善心修士的幫助,聽聞大人創立了此慈玄堂,不少閒暇之餘的修士紛紛前來幫忙照看這裡。" 

 李培元點頭贊同:"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不過,他還擔憂一件事。 

 "院長,慈玄堂立堂至今,可曾有人主動將孩子送來便撒手不管?" 

 畢竟慈玄堂內的生活條件已然相當不錯,衣食無憂,且能研讀道書。如今常州在他的治理下雖已豐饒富足,但在偏遠村落仍有窮人,讀不起仙書,吃不上仙膳。尤其在這個尚未推行仙道人口調控的時代,有些家庭子女眾多,無力撫養。傳聞這裡有如此優越的修煉之地,恐怕會有父母主動將孩子送來。 

 對此狀況,院長長嘆一聲:"確實存在這種情況,大人料事如神,此類情形不但存在,而且數量眾多!" 

 面對這種棘手之事,院長也顯得無可奈何。 

 "這些孩子既然送到了我們面前,慈玄堂又豈能拒之門外?如果他們是真正的孤苦無依,我們自然不能坐視他們流落街頭餓斃街頭。然而一旦接納了他們,堂內的孩童便會日益增多。" 

 院長對李培元坦言:"大人或許不知,在前殿研習道書的孩童之中,實有一小半是由他人送來的,其中大多數並非真正無依無靠。" 

 有的家庭確實是因貧困無法供養,但也有的便是圖謀私利,打算將孩子送來這裡接受修煉教育,待長大後再接回家中。 

 李培元冷哼一聲:"這些人的如意算盤打錯了!自今日起,本官已經下令所有百姓必須領取仙籍證明,沒有仙籍者將被視為非法存在,無論求學、務工,乃至在城中交易購買,都將受到禁止。" 

 這一式策略,李培元乃是精心謀劃於人口修為的統計之中。 

 同時,李培元已然定下了森嚴法則。 

 "凡有主動捨棄親子者,皆視為觸犯仙規,當受五十道鞭刑,罰靈石一斤之重。" 

 掌門捋須沉吟半晌,方才讚歎:"高明啊!此計施展開來,果真是巧妙至極!" 

 即便其中可能存在弊端,然則其總體效益無疑是壓倒性的正面影響。 

 "這樣一來,棄兒之事必將大大減少矣!" 

 況且,自各家各戶擁有修煉身份令牌後,外域邪魔妄圖滋生禍亂的機會也隨之銳減。 

 然而,這身份令牌並非前所未聞之物。 

 "修煉者的身份令牌,大人又有何良策以防其被輕易仿造乎?" 

 李培元搖頭答道:"自是不可能輕易仿造。" 

 他將運用秘法煉製堅韌防水的符牌,並烙印上官方封印,精設防偽手段。 

 如此,便能輕鬆辨別令牌之真偽無疑。 

 "雖是為了溫飽而將孩童送來,尚可理解;但若是為了研讀仙籍,我已在城中開設仙院,為何仍有家長將孩子送往孤兒院呢?" 

 院長笑而不語:"大人,即便貴府所設仙院所需繳納的入門費已極盡低廉,然或有些家庭仍舊負擔不起,或是……" 

 李培元明白了其中之意。 

 或是有些人吝嗇至極,哪怕些許靈石亦不願付出。 

 然而如今這修真界的經濟狀況尚未恢復至最佳境地。 

 倘若減免所有弟子的入門費,仙院就徹底淪為純粹的慈善之舉。 

 至少此刻,此舉仍是無法維繫長久。 

 他的普度堂與仙學院,並非僅在常州府一地設立,各地均有興建。 

 單個地區的開支或許尚屬微小數目,然而地域一廣,所需耗費的靈石便成為了一筆天文數字。 

 講授仙術的師尊們,也需要維持生計,理應領得月俸。 

 縱使偶有仁德之人願無償授課,卻也無法確保每位師尊均懷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