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寧 作品

第 11 章

王道容當然知道慕朝遊是在騙他。




他若是覺不出來,不是傻子,便是愛她。




誠然,他並不愛慕朝遊。追問她不過是為了弄明白她今晚的動向。




他父親王羨做事不靠譜,他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自己拿主意,只有將一切人和事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他才覺得安心。




心頭滑過一陣淡淡的久違的失控感,王道容垂落深濃的眼睫,袖中的指尖虛握了握。




這樣的感覺並不好。




搖動的燭火水波般在少年鮮研的臉上一晃而過,王道容一直將慕朝遊送到屋前,這才停下腳步。




嗓音溫煦,“容不便入內,朝遊早些安歇罷,有什麼事可以打發僕役們來尋我。”




耽擱了一晚上慕朝遊也的確累得夠嗆,在小嬋的幫助下,匆匆洗了個熱水澡便合衣睡了下去。




第二天早起跑操、練劍,鍛鍊身體,這也是她最近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




相較於前朝漢魏,南國這些年來開始流行一日三餐的風尚。




王道容是習慣一日兩頓的,慕朝遊為了身體健康考慮,一日三餐雷打不動,力求膳食營養豐富而均衡。




用過豐盛的早餐,再覆盤一下這幾日來的戰鬥經驗,背書、畫符,待到晚間出門歷練,又是一日的忙碌。




這樣的忙碌下,慕朝遊很難再記起那天遇到的那個漂亮的男人。




哪怕王真是個美人,還是她生平所見最美的大美人。這樣的邂逅,對於慕朝遊而言,也只是日常生活中一個讓人心情稍稍振奮的插曲。




她沒期待過能再見到對方,也沒多嘴跟王道容提及王真的存在。




因為訓練的效果不錯,她酉時走,戌時回,生活十分規律。




心裡有了主意,慕朝遊沒跟人任何人聲張,只是比之前更加賣力地訓練。




而顧妙妃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在經過朱雀橋時見到的慕朝遊的背影。




自從在定林寺見過慕朝遊之後,她就對這個少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芳之性冷,從沒和那個女郎走得這麼近過。




張夫人回去之後還不忘和她說起這事兒。




“雖說是情有可原……但這少年少女地朝夕相對,走得也太近了!”




什麼情有可原?顧妙妃不明白。




張夫人不肯多說。




顧妙妃隱約覺察到父母和王道容都在瞞著自己,可她一個女兒家,他們不說她還能撬開他們的嘴不成?




她和王道容小時候一起玩過,家世相近,門當戶對的,雙方父母都有意合二姓之好。




但南方的士族等閒不跟北方的高門通婚,所以,雙方的態度都很曖昧,僅僅只是釋放出這樣的信號,從沒正經交換個什麼信物,過過什麼禮。




她或許會嫁王道容,但半道兒嫁給別人也不是沒可能。




如今陛下和大將軍之間的矛盾愈發劇烈了,顧錫也不太想讓她嫁過去摻和那灘渾水。




張氏去了定林寺回來,不免就跟顧錫抱怨。




“也是令嘉身子太弱,不然何至於蹉跎到現在!”




這一點顧妙妃並不贊同。




王道容對她的病很上心,從許仙翁那邊兒學成歸來後,為她尋醫問藥,調理這一年下來,她身子已經比之前康健太多了。父母也願意點頭叫她時不時出門散散心了。




顧妙妃被張夫人唸叨得實在頭大如鬥,隨便找了個理由,帶上了僕役,躲到秦淮河附近尋清靜。




這個時代貧民與士族之間的差別可謂雲泥,慕朝遊膚色白皙,烏髮如雲,身材高挑,行走在人群中十分扎眼。




兼之,她脊背挺拔,身姿端正,更與因貧苦而萎靡的百姓,因醉生夢死而頹唐的士人,全不相同,倒更像是一股清流了。




……而她走的這個方向,竟是出城去的!




顧妙妃著實吃了一驚。




南國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少有這個時辰還有出城的。




她心裡覺得奇怪,叫了車伕跟上。




建康路窄,南岸又多為市廛,河畔酒肆雲集,人來人往,這個點大家都忙著回家,路上就更擠了。馬車被困在人潮中,一時之間竟然還不如人兩條腿走得利索。




慕朝遊烏髮揚起個弧度,半張白生生的臉晃了一晃,就消失在了人群裡。




同行的女婢覺得不安,勸說道:“娘子,天色已晚,外面不安全,有什麼事還是改日再說吧。”




顧妙妃搖搖頭:“我正是知道天快黑了,才想追上她的。我看慕娘子是打算出城。城外不安全,我既看見了,不攔她一攔,難道還眼睜睜放她一人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