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同塵 作品

第59章 後記

雖然之前有過幾個小短篇的嘗試,但是這是第一次嘗試用第一人稱寫算是中長篇的故事。

其實寫起來很爽,也很順,這是迄今為止唯一沒有半道卡過文的長篇故事。或許是因為第一視角有一種沉浸式的寫作體驗,所以有時候寫起來相對就比較自然。

不過,還是會擔心大家看起來覺得奇怪。因為似乎第一人稱的小說有時候讀起來,會有點讓人覺得尷尬。

沒事,下一個故事暫時不會再用第一人稱展開了。

寫這個故事的起因是,很久之前看到了一個可以歸類為“志怪”的報道,就是有座山憑空消失了,很多年後在另一個地方被發現了。

不管報道真實與否,總之突然就很想用上這個設定。

一開始是沒準備給半夏起大名的。因為之前看中草藥的書,偶然發現了“姜半夏”,大概就是“姜和半夏都是草藥,其中半夏帶有毒性,但若製成姜半夏,則毒性已減去大半”。這真的還挺符合,我設想中她們兩個的關係。

一個有武力值,一個有智力值。合在一起,傷害性減弱,建設性增加。

雖然為了世子的“格局”,最後採用了“鳳鬱泱”為大名。為了親密的感情發展,“顧菟”在對話中的出現率很高。

其實我一直覺得愛不一定要轟轟烈烈,有時候就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更像是“因為是你”和“不是你就不行”。

比如為了長遠之計,瞿姜是應該將永翼國的繼承人斬草除根的。因為是鳳鬱泱,所以才會有惻隱之心,會找理由去放過。

比如瞿姜暗中協助自己的父母和師父滅了自己的國,心裡有疙瘩很正常。但是因為是瞿姜,所以才會選擇嘗試去理解,會覺得上一輩已經為錯誤決定承擔了苦果,會去釋懷。

至於為什麼,問就是冥冥之中註定了。

按照慣例,放上一些因為各種理由沒有在正文中出現的片段。

【洞房花燭夜逃婚那裡本來鳳鬱泱有段心裡碎碎念,但是我覺得再念下去就走不了了。】

我其實不算完美的人,一根筋的時候還挺惹人生氣。但是自遇上瞿姜後,倒是越變越好了。

雖然我多是因她而生氣,但是也卻更多地是因她而高興。

在戰場上,我多事聽到咒罵,和收到敵軍的詛咒。今天還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麼多的恭喜,收到這麼多的祝福。

【關於瞿姜和鳳鬱泱關於復不復國的一段對話。後來覺得這種話題,雖然會有機會問起,但是叛軍過多是亡國主因之一,鳳鬱泱估計從一開始就沒想過。】

“阿泱,你有沒有想過……”瞿姜難得在不醉酒的時候,說話這麼支支吾吾的。

“想過什麼?”

“復國。”瞿姜猶豫了半天,還是問了出來。

她欲言又止這麼久,我還以為她要問誰呢,原來是“復國”。

她不提,我還真的是從來都沒有想過。

但是,我想起一件事情來,“我在軍中時,多次接到有陸吾人來當扈地界的消息,而那時兩國正在交戰。這般不顧生死也要拖家帶口過來,顧菟,你知道是為何嗎?”

“陸吾國那時,徵兵年限放太低了。”

“正是。”我總結道:“所以,大多數時候,民所順其實是秩序,而非王朝和國家。永翼國那時候,多少士兵投敵?甚至還有調轉兵戈對著本國百姓的。”

我抿了抿唇,長嘆一聲:“我不復國,大家也都挺好的。”

經歷是潛移默化影響人的。

鳳鬱泱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因為小時候殿中空空,八九歲就被父親託付給師父,後來和師父甚至來不及道別就再也不見。

瞿姜則是一個很喜歡宣告存在感的人。會舉行隆重的加冕典禮,還一定要讓鳳鬱泱看著全程;會去軍中犒賞,雖然本可以派欽差前往。因為她一旦喪失存在感,就會淪為后妃鬥爭的棄子,曾經也確實被下了毒。

所以,阿泱會很喜歡瞿姜的懷抱,而瞿姜也會喜歡去擁抱她。

人世間太多突兀的別離,也有太多讓人感到孤零零的瞬間。有時候,深夜一個人走在街上,雖然四周燈火通明,可也偶爾會覺得空空的。

雖然列表滿滿,但是卻不知道該去“打擾”誰。

就祝願大家與心中牽掛的人,是雙箭頭式的掛懷。

也都能及時回覆一句:“我在。”

--------------------

感謝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