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往事

 在沒有遇到楚沂之前,司祁的人生是灰暗的。

 他從小就跟母親住在老城區,外頭的繁華與喧鬧被包圍著這片老城區的巷子所阻隔,在司祁的印象中,這些四通八達的巷子是陰暗且髒亂的。

 如果把巷子比作是城市的下水道,那他就是下水道中的小老鼠,被人厭惡、嫌棄。

 就連他的母親也不例外。

 他們租的房間很小,宛如一個長方形的盒子,簡陋的擋板隔出了臥室、廚房以及洗手間,光是走進門,就能感受到層層壓抑。

 司祁在沒有上學之前,一直被關在這個“盒子”中,母親出門上班後,他只能扒著窗戶去瞧底下偶爾會跑過的幾個玩鬧的小孩。

 除了母親,沒有人會與他交流,甚至更多的時候,下班回家的母親也會忽視他的存在,但這並不重要,當時的司祁認為,母親只是每天辛勞,太累了而已。

 他更多的樂趣還是坐在簡易的木板床上,小腦袋抵著牆壁,聽隔壁的雞飛狗跳。

 隔壁的小孩跟他差不多年紀,也許比他更大一些,司小祁對這方面的認知很模糊,但這並不妨礙他從隔壁的爭吵和哭鬧中尋求樂趣。

 十天裡頭,總有九天是鬧騰的,開始訊號就是尖銳的哭聲。

 每當哭聲響起,司小祁就會從窗前挪回到床上,慢慢數著母親教他認識的數字,有時是數到3,有時是數到9,總歸是不會超出10,粗糙沙啞的女聲就會壓蓋住哭聲噼裡啪啦從牆的另一頭傳來。

 “再哭我就打死你信不信!”

 “我跟你爹把你生下來就是讓你來氣我的?!”

 “你也不看看隔壁那家崽子,連個像樣的爹都沒有,遲早被他媽那瘋子搞死。”

 “怕了就老孃跪好,敢多哭一聲,我就把你丟過去,到時候你就跟那崽子一樣,什麼時候被掐死都不知道!”

 鬧騰的聲音通常不會持續太久,抽噎和悶哼聲就是鬧劇的結尾,司小祁不懂隔壁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也不懂爸爸這個詞代表的含義是什麼,他只是從這短暫劇烈的聲響中體會到了鮮活。

 最開始,他都還在期待隔壁的小孩真被丟過來。

 到時候,他一定會告訴那小孩,你的媽媽太吵了,但我的媽媽不一樣,她很安靜,說話也很輕,她有時在半夜清醒過來,還會坐在床頭緊緊盯著你。

 但期待總是會落空的,隔壁那個兇巴巴的女人從來沒有真的把孩子丟過來,司小祁天馬行空地想著,是不是等到媽媽也大聲說話,鄰居家的小孩就會過來了?

 於是,當某天早晨,本該去上班的母親提著一個小蛋糕又返回家中,並告訴司小祁:“今天是你的生日,你該去上學了。”的時候,他真誠地閉眼許願,希望媽媽能夠吵一些,對他說話的次數多一些。

 蛋糕原封不動地又被放進了冰箱,司小祁被媽媽帶出門,送到了學校裡。

 學校裡有很多跟他一般大的小朋友,他們有些是被媽媽送過來,有些又是被爸爸送過來。

 但“爸爸”到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