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木木 作品

第36章 上元夜(三合一)

 原來被發現了呀, 楊小天不怕生,嘻嘻一笑,“沒看什麼。”

 他就是挺喜歡葉大哥的, 長得好看, 書讀得好, 武功還厲害。

 當初葉如塵從天而降, 把他們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場景,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曾經一段時間,楊小天堅持認為葉大哥就是神仙下凡,可惜村裡人都不相信他們說的葉大哥會飛。

 葉如塵問:“你們開始學算術了嗎?”

 糰子搖了搖頭:“爺爺還沒有教呢, 說不著急。”

 葉如塵又問:“那會數數嗎?”

 兩人:......

 糰子一臉鄙夷,“很早就會了!”

 楊小天自然不用說, 雖然沒讀過書,但都十二歲的人了,怎麼可能不會數數。

 他二哥在鎮上賣豆腐, 他也經常會過去幫忙,所以不但會數數, 還能收錢算賬呢!

 葉如塵突然來了興致,“我教你們一個特別的數字寫法,配上簡單的運算符號,如果能熟練掌握,以後做算術題會容易不少。”

 他從來就沒有要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也從沒想過為世人傳播什麼,之前的硝石製冰、火藥等等,都是隨便玩玩。

 但這個算術真的忍不了!

 歲試及之後都要考《九章算術》, 他最近刷算術題刷的頭疼,並非不會, 歲試的算術題特別簡單,他心算都沒問題,但寫下來的過程太費事了!

 葉如塵一邊寫一邊吐槽,終有一日,他要讓整個大燕朝都用上阿拉伯數字!用上現代數學公式!

 還有那九九乘法表,也要倒過來!

 但這肯定不能像火藥一樣,直接就呈上去,往皇帝桌上一拍,“以後算術都照這個給我改了!”

 需要慢慢來,那就從眼前這兩個傢伙下手吧...

 葉如塵在紙上寫了從0到9,十位數字,糰子和楊小天滿頭問號,這是什麼東西,長得好奇怪呀?

 但既然葉如塵教了,那就學唄,兩人跟著葉如塵唸了兩遍。

 糰子說道:“原來是數字,為什麼要這樣畫成彎彎的呢?好像還沒原來方便。”

 原本的寫法幾筆就行了,橫平豎直很簡單的,這樣彎彎的總畫不好。

 小孩子問題太多,一時半會兒也解釋不清,葉如塵敲了敲他的腦袋,“別問,學會你就知道了,剛好能練練控筆。”

 剩下的時間,兩人一直在練這十個數字,雖然寫的還不太好看,但都記住怎麼唸了。

 葉如塵出去一看,顧母和顧青辰剛給毛球洗完澡,兩人一狼坐在亭下喝茶。

 還挺悠閒,於是他將這倆人也拉入了學習小組。

 顧父很晚才回來,挽著袖子,卷著褲腿,從臉到胳膊,再到腿,沾滿了泥土。

 原來他大老遠看到村裡人結伴往村西的地裡去了,於是扛著鋤頭就追了上去。

 顧母本來憋了一肚子話,但看見他這灰頭土臉的樣子瞬間氣散了,甚至有些心疼。

 “你這是何必呢,臨老臨老給自己找罪受。”

 “要不算了,咱還是在家玩木頭吧,反正現在也不上課了。”

 顧母有些後悔,聽起來虛無縹緲的事,這不是瞎折騰嗎?

 顧父搖搖頭,“宛宛,昔日我總在嘴上高談論闊,卻根本不知人間疾苦,今日不過鋤了半天地,就已成這模樣,可想農人們是多麼辛苦。”

 “如塵說的很有道理,花能培育出各類品種,馬和驢還能生出騾子集二者之長呢,糧食為什麼不行!”

 “此道,我走定了!”

 顧母有些恍惚,這一幕讓她想到了三十年前,那時的顧父意氣風發,也是這樣鬥志昂揚的說,“男兒壯志,既不能征戰四方,那便要為生民立命。”

 她嘆了口氣,拉著顧父到門外的池子邊上,洗了好一會兒才洗乾淨,泥水流了一地,然後回去換了一身衣服準備吃飯。

 顧父後知後覺的問,“小天呢?”

 糰子正好走過來,幽幽的說道:“小天哥早就回家了。”

 “嗯”,顧父點點頭,雙手背後嚴肅地問道,“今日佈置的任務,你們兩個都完成了嗎?”

 “沒有。”

 哎?沒完成?還這麼理直氣壯!

 顧父小鬍子一抖,正待發問,糰子又說:“叔丈在教我們學數字。”

 “數字?你不是會這些嗎?難道楊小天不會?”

 糰子也揹著手,高深莫測道:“是另一種寫法,配上特殊的符號和公式,區區算術,不在話下。”

 “哦?是嗎?”

 顧父樂了,“我怎麼不知道還有別的寫法,這小子,又玩兒什麼花樣呢。”

 說著,顧父推開了書房的門,“如塵,你教的那什麼數字,來我看看。”

 葉如塵放下書,“爹你才回來嗎?這一下午幹什麼去了?”

 “鋤地去了,不說這個。”

 顧父走近書案,看到左上

角放置的一摞紙張,好奇地拿起來,是下午四個人寫的數字。

 “這就是你說的能讓算術變簡單的數字嗎?”

 “除了長得奇怪,也沒什麼特別的。”

 葉如塵笑了笑:“不是它能讓算術變簡單,而是要結合一些運算符號和公式。”

 顧父問道:“運算我懂,符號也知,運算符號何意?是將加、減、乘、除等運算過程用一個符號代替嗎?”

 “正解!”

 不虧是老丈人,溝通無障礙的感覺太好了。

 話不多說,葉如塵直接拿出九章算術,翻開第一章 ,找了道簡單的“方田”,就是計算圖形面積。

 葉如塵讀完題想都不用想,直接在紙上寫出式子,短短三行,瞬息之間說出了答案。

 顧父詫異,看了看題,再看看葉如塵寫的過程,一臉懵。

 題是很簡單沒錯,但這過程是不是太短了?

 葉如塵和顧父講了講幾個數字排列在一起的念法,又解釋了“+ - x ÷ =”的含義。

 “比如“八萬四千三百五十六”,直接寫作“84356”,不用再寫出“萬、千、百、十”這幾個中間字。”

 這並不難理解,顧父有很深的算術基礎,葉如塵一講他就聽懂了,只是看著彆扭,不能很快的適應。

 顧父拿過九章算術,往後翻了道“粟米”題,遞給葉如塵,葉如塵看了一眼,又是迅速寫出過程。

 說實話,這種比例折換的題,他都不用動筆,心算就夠了。

 顧父接著翻,“衰分”、“少廣”、“商功”等等。

 每一題葉如塵都很快的寫了出來,中間出現了新的奇怪符號,顧父看後有幾分猜測,倒也沒問,繼續找題。

 直至本書中最難的一道題,被葉如塵用了不足半刻鐘就寫出來,而且過程極為簡短時,找題活動正式結束。

 顧父看他的眼神都變了,默默合上書,搬了一把凳子挨著葉如塵坐下,“快教教我,這個是怎麼用的?”

 《九章算術》,是現今幾大算經中最重要的一本,極具了多少代人的智慧,也是科舉必考項。

 院試就不說了,鄉試和會試,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因為算術不好被拒之門外。

 顧父當年八股文作的不算出眾,就是靠著算術好,才得了“榜眼”之名,並進了工部。

 然而難倒眾學子的九章算術,在葉如塵這裡卻如小兒科一般,簡直不可思議。

 葉如塵耐心的從頭開始講起,“這數字的寫法

 ,是我在一本書中看到的,應該是從西方傳來,我叫它西數。”

 之所以不叫阿拉伯數字,一是因為它並非出自阿拉伯,二是不確定是否有阿拉伯這個國家,就算有,這時候也不一定是這個寫法。

 暫時拋開九章算術,要從最基礎開始,即第一步,認識數字,掌握“個十百千位”,這個很容易理解。

 然後是運算符號、加減法豎式計算、乘除法豎式計算,這個地方,葉如塵是一邊在紙上寫一邊解釋,講的十分詳細。

 顧父就有些坐不住了,眼睛亮閃閃,讓葉如塵出了一堆題給他練習。

 加減乘除自然是難不倒顧父的,他感興趣的是這種形式的計算方法,看起來尤為簡潔。

 “妙,妙極了!”

 做了十幾道題後,顧父更加確定了。

 要知道較大數值的算法,如果離開了算盤是很難的!

 除了精通此道的商人或極具天賦的書生,能做到心算的人寥寥無幾,這並不是大家笨,而是思維被侷限了。

 因為心算的前提就是實際操作要極其熟練,然後將現實搬到腦海中去,若現實中都不簡單,那心算自然更難。

 比如珠心算,指的是在腦海中打算盤,不但需要熟練掌握算盤打法,還要有強大的記憶力,記住腦海中的每一步操作,一步錯,步步錯。

 在珠算出現之前的“算籌”更是如此,所以能做到心算的人並不多。

 而眼前這種豎式計算,操作便利,在手邊沒有算盤時,只需要簡單的一筆一紙就能輕鬆得出結果。

 甚至不需要筆,用一節樹枝在地上劃劃就成了。

 也正因為它簡單,更適合心算,學好之後,便是千上萬的加減,也能輕鬆在腦海中得出。

 顧父迫不及待想知道後面的運用,“如塵,你繼續講。”

 “爹,夫君,出來吃飯了。”

 書房的門沒關,顧青辰站在門口敲了敲,打斷兩人說話。

 “不吃不吃,不要管我們。”

 顧父正聽的入迷,頭也不抬擺了擺手,見葉如塵放下筆不再講了,顧父問道,“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