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雨 作品

第112章 古剎驚變

 西漢永平十年,明帝命人與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齎佛經、佛像回洛陽,次年詔令於雍門外別建住所。因為僧人是為天竺來的客人,仍然以賓禮對待,因此,住所名延續用“寺”。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傳為中國漢譯佛典之始。

 我們大部分人看過金庸的小說和電視《鹿鼎記》,裡面康熙,神教等人都在找這一套佛經,各有各的目的,康熙、鰲拜、天地會等人找《四十二章經》,是因為這套書裡面隱藏著大清的龍脈,太祖的藏身之地,康熙、鰲拜找到這個地方就能確保大清國泰民安,天地會則想挖斷太清的龍脈,毀滅清朝;神教、太監找這個《四十二章經》則是看中了其中的無上神功。

 同時譯的還有《十地斷結》《佛本生》《法海藏》《佛本行》等,已佚失不傳。

 唐代武則天執政後,白馬寺由其老相好薛懷義主持,為繁榮時期、香火鼎盛。後經千餘年,屢有興衰。

 我們作為盜墓賊,對天王殿、大雄殿、接引殿等殿堂不感興趣,但對山門內東西兩側相傳為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人修建的墓頗有興趣,兩墓均擁土為堆,但我總有一種感覺,這其中有一個墓陰氣不盛,有破氣的可能,估計是被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