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雨 作品

第623章 半拉子工程

 經過了這片一毛不拔的地方,我們已經接近了秦二世地宮的邊緣。 

 按照常理,前面不遠處應該就可以看到與地宮息息相關的司馬道、神殿之類的地面建築了,畢竟在秦嶺大山之中,沒有人為的破壞,這些建築應該可以保存的比較好! 

 果然,我們繞過一道山嘴,前面的地勢豁然開朗,一片巨大的山谷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 

 山谷的最前面是一個巨大的山中堰塞湖,我們已經無路可走,繼續前行就必須通過堰塞湖。 

 我們站在堰塞湖的大壩上,堰塞湖的大壩都是由巨大的花崗岩巨石塊堆積而成,這個大壩看起來不是人工修建的,而是山體滑坡等自然現象形成的。 

 大壩旁邊有一個自然的出水口,堰塞湖中的水從隘口流出,形成了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沿著山谷緩緩流下。 

 渡過堰塞湖面這種小事情難不倒我們,不到一個小時,我們就從旁邊的山上砍來了上百根竹子。 

 八根竹排,我們做成了十個竹排,用於渡過堰塞湖。 

 我們四至五人一組,坐在竹排上,很快就渡過了堰塞湖。 

 過了堰塞湖上岸之後,我們馬上就看到了一條巨大的人工道路,道路全部由巨大的花崗岩石塊鋪成,地面非常的平整,估計四輛馬車可以並排在上面奔跑! 

 進入帝陵的司馬道長達二百多米,寬二十多米,十分的寬闊。 

 道路的兩旁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花崗岩石像生。 

 這裡的石像生和崑崙山黃帝帝陵的石像生不盡相同,除了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麒麟之外,黃龍、應龍、螣蛇,鳳凰、重明鳥、饕餮等上古神獸消失了。 

 從歷史的變化來看,這些上古神獸在春秋戰國的王陵裡面就很少見了。 

 代之出現的是我們常見的老虎、獅子、大象、馬、牛等常見的石像生! 

 由此可見,上述上古神獸在中原和西北地區,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人類征服大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這些強大的生物體已經不能適應生存法則,被人類排擠,慢慢地從自然中消失了! 

 李二狗子驚訝道:“把頭,天宇,這些石像生雕工很好,幾乎都可以趕上邙山帝王陵墓了!” 

 把頭道:“秦朝時期,帝陵的石像生裡面,上古神獸已經開始在消失,說明這些生物已經慢慢地在地球上消失了,而其它的猛獸,比如獅子、老虎等開始登上了驪山舞臺,在秦代之後的陽宅和陰宅建築中,這些猛獸祥瑞居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