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雨 作品

第630章 槽式石門

 

這條墓道與其說是墓道,不如說是外面進入大墓的通道,因為通道里面啥都沒有,通道地面較為平坦,連一隻鎮墓獸都沒有,不知道是故意沒有擺放,還是來不及擺放。從兩旁的墓壁和頂部來看,這是一條完全依靠人工開鑿出來的通道。要在花崗岩山體中開鑿出來這麼一條寬闊的通道,估計沒有一二萬人都難以做到。

 

風老三道:“”怪不得探洞打不下來,這個山體都是花崗岩,就是用炸藥也沒有什麼鳥用!”

 

謝副幫主道:“是啊,好在我們有這麼多高手在這裡,不然要進入這個帝陵根本就不可能!”

 

“對啊,你要知道乾陵為什麼沒有被盜,就是因為這座帝陵建造在山體之中,盜墓大師溫韜挖了幾個月都找不到墓口,最後不得不無功而返。黃巢乾脆發動數萬大軍直接挖掉了半座山,最後連一塊墓中的磚頭都沒有發現,這是一門技術活!”把頭道。

 

走了二百米的路程,我們走到了通道的盡頭,通道盡頭是一道巨大的花崗岩石門,比十絕兇墳的花崗岩大門大了好幾倍,靜靜地攔在了我們的眼前。

 

難以想象,兩千多年前的秦國,沒有現代的運輸和起重工具,是如何把這麼重的石門豎立起來的。

 

帝陵基本上都有石頭門,當然還有更為高檔的青銅門。對付這些石門,我們這些人早就有了成熟的經驗,還不至於被一塊石頭門難倒!

 

當然,不同的路子方法不同,北派盜墓方法最多,有膠東廖家的墨家尖鍬(暴力對付拳封閉式石門),洛陽的柺子針(對付後面的石頭),西安的鋼板(對付槽式石栓),南方的水洞子則另有辦法,他們發明了水壓推門法,利用水的壓力推開墓門。

 

要想進到墓道,就必須搞開眼前的花崗岩石門,老九門的人想要來一個暴力破門,但要在花崗岩石塊上開一個洞都沒有那麼容易,幾個二五仔嘗試了一下,差一點把尖鍬都折斷了,石門上也就出現了一丁點損傷。

 

風老三道:“這個方法不行,再想想其他辦法!”

 

我和爺爺啟動了入地眼,我看到這個隔斷裡面墓道的花崗岩石門後面沒有自來石阻擋,而是採取了後世的線槽式設計,對付這種墓門我們有辦法。

 

鄧一眼爺爺也在認真地研究,他看了看石門門樑上的粗糙的線條,又在石門的不同位置用一把小錘子敲了敲,然後和我爺爺對視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