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雨 作品

第633章 自來石

 

製作石門的時候,工匠會在石門內側中部預置一個凸起的石坎,再在門洞中部的地面上鑿出凹槽。自來石的長度,是比照門內石坎與地面凹槽之間的斜向距離計算的。

 

當石門關閉之後,自來石下端嵌入凹槽,上端恰好傾斜地頂住石坎,將石門頂死,使石門無法推開。

 

當墓主人入葬後,先將一扇石門關閉,另一扇半掩著;將自來石下端置入地面凹槽內,上端略向石門傾斜,用上端的一半,靠在半掩石門內側的凸起的石坎上。

 

此時將半掩的石門慢慢地向外拉引,略具傾斜的自來石,就會自動地隨著半掩的石門逐步關閉而漸次傾斜;到半掩石門完全關閉時,自來石上端也正好完全頂住兩扇石門的凸起石坎,石門從此就永久封閉,再也不能推開了。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工匠能夠設計這種精巧的封門機關,我們道門老祖照樣可以尋找到破解的辦法。據說,摸金校尉就找到了破解的辦法,他們經過不斷地摸索,發明了破解工具半圓龍爪和柺子針,其實原理很簡單。

 

柺子針,它是一種一端帶有長柄,而另一端為半圈形的金屬器物。先將柺子釘從門縫當中伸入,然後把圈形的部分套在自來石上面,在用繩子把柺子釘穿過打好的牛鼻子凹槽裡。

 

最後,只需要用力氣在外面用力向左或者向右拉繩子,等裡面自來石的位置發生了偏移,那這個防盜機關就破了,人們就可以推開石門進去了。

 

廣為人們熟知的明代十三陵定陵地宮,採用的頂門器就是這種被稱作“自來石”的裝置。據說當時考古專家忙碌了一個多月也束手無措,最後,據說通過關係找到了關中的一位盜墓高手,在他的幫助下才順利地打開了石門!

 

鄧一眼爺爺看了一眼季季紅爺爺,季季紅爺爺走了出來。他在石門上敲了敲,確定了自來石和凹槽的位置,並用紅筆畫了一個圈。然後又不斷地觀察縫隙裡面,也用紅筆標明瞭大致位置。

 

季季紅打開揹包,從裡面拿出了一根粗大的鐵鑿子,對風老三道:“幫主,這條門縫太小,必須先把門縫擴大一點,能夠把柺子針插進去才行!”

 

風老三問道:“大概要多久?”

 

“從石門的厚度來看,連續作戰的話大概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季季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