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餘李盼 作品

第32章 區別對待生隔閡

  就這樣的親戚關係,蘭兒和東子還得給他們做飯,東子是心甘情願的,蘭兒卻因為強子對待幾個孩子的冷漠,心裡有了隔閡,也因為在這樣喜慶的日子裡長輩的一些做法讓孩子們傷心,心裡也不舒服。做母親的心情能理解,但是那都是東子的父母和兄弟,所以他一點想法都沒有,而且覺得蘭兒不該因為一點小事就去計較。

  也許有句話很有道理,但不一定被人所接受,那就是:在你小的時候,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取決於你的父母,當你老了以後別人對待你的態度取決你的子女。

  蘭兒想到當初在農村務農的時候,經濟困難,養活幾個孩子都成問題時,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為這幾張嘴忙碌著,那個時候婆家人和孃家人都在哪兒?如果自己還是曾經的窮困潦倒,孩子們怎麼辦?如果往壞處想,自己和東子要是不在了,這幾個孩子估計都得進孤兒院了。

  有些事,雖然想明白了,但是心裡頭還是會不舒服,久而久之,消不掉的隔閡就成了親戚關係和諧的隱患。甚至在別人火上澆油的時候就會爆發出來。

  不管哪一種關係,認真付出的那一方,在對方冷漠無情的態度之下,最開始的反應是氣憤,感到不公,找人評理,訴說自己的付出,得到的是怎麼樣的回報。

  但是,卻從未想過,你找的誰評理?你找對方的父母和親哥評理有用嗎?心裡的天平本就是傾斜的,完全沒有必要浪費口舌,幾個女孩很小就明白,這樣的情況下,收回自己的付出,及時止損就可以了。

  只可惜,多年後的蘭兒都不明白這個道理,她總是說她是太善良了,卻不知,對惡人的善良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你的善良必須有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