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2 章

霍善從不挑嘴,吃飯也不挑地方,本來看到擺盤非常好看的生魚膾還想嚐嚐來著,沒想到眨眼間那盤生魚膾就被撤了下去。




他抬頭一瞧,發現他爹霍去病和他舅公衛青神色如常,劉徹父子倆的表情卻都怪怪的。




霍善這才後知後覺地想起來,自己好像剛給大夥介紹過吃生肉喝生水的壞處。剛才那盤他還沒看清是什麼玩意的生魚膾,瞧著彷彿就是生肉!




沒能嚐鮮,霍善也不在意,別的菜他也吃嘛嘛香。旁邊的太子劉據見他吃得這般開懷,剛才那種吃不下飯的感覺一下子沒了,也跟著他一起開開心心地吃了起來。




劉徹見兩小孩吃得歡,便問霍善:“宮裡的飯菜好吃,還是家裡的飯菜好吃?”




霍善想也不想便道:“家裡的好吃。”




劉徹:“………”




衛青:“………”




太子劉據也不敢置信地看著霍善,沒想到這小孩這麼敢說。




霍去病倒是默不作聲地望著霍善,知道他認知裡的家恐怕不是冠軍侯府。




果然,霍善興致勃勃地說道:“師父和師弟做什麼都特別好吃,師父答應過我,等到過年還要給我做餃餌吃。”




劉徹本來還覺得自己的御膳被冠軍侯府比下去了,很有點不樂意。可聽霍善這麼一講,他便似笑非笑地看了眼霍去病。




沒想到這孩子都到長安兩天了,霍去病這個當爹的還沒把他籠絡過來。




但孩子重感情不是什麼壞事,倘若這小孩兒L是個見識了長安的富貴就二話不說拋下昔日至親的人,劉徹反倒是瞧不上眼。




劉徹問道:“餃餌又是何物?”他已命宮中廚子試著做餛飩,過幾天應該便能上桌了。




霍善就給他講解了一番,說這是傳說中有位名醫當完大官回到家,看到鄉親們凍得耳朵都壞掉啦,所以用些驅寒藥草煮了些餃餌給大夥分著吃。餃餌的做法和餛飩差不多,只不過皮要厚一些,捏成了偃月形,看起來好像耳朵的形狀!




等到劉徹問他是哪個當過大官的名醫,霍善就表示不知道。




因為張仲景親自否認過,說他沒有發明這種食物。




反正就是這麼個傳說,誰知道是誰幹的呢!




劉徹道:“用驅寒藥材煮的話怕是不好吃。”




霍善覺得很有道理,馬上說道:“我們又沒有受凍,可以拿別的湯來煮,或者蒸著吃。”他還給劉徹分享了四時餡料,全都是他悉心和李時珍打聽回來的,在吃這方面他可用心了!




劉徹點點頭,示意旁邊伺候的人把這事兒L記下來。




很不錯,你們家的菜譜很好,現在是我的了。




霍善哪裡知道劉徹的想法?不過就算知道了他也不在意。




要知道他可是個非常有分享欲的娃兒L,從來只有他講到別人不願意聽的份,絕不存在他自己不願意給人講的情況。




許是剛順走了霍善的餃餌做法,劉徹覺得不能白拿孩子




東西(),




“”




“(),




不能再整天只顧著玩了,朕得給你找兩個家臣跟在你身邊,平時教你識字習武。”




霍善道:“我有師父啦,不用家臣!”




劉徹想到霍善那個叫李長生的師父,李長生這名字他挺喜歡的,李長生這人瞧著也不差,既然霍善喜歡,那便讓他當家臣好了。他說道:“那讓你師父當你的家丞,丞相的那個丞,官不大,不用幹別的,就跟你待在一起,還能拿俸祿,不白教你。”他轉頭問衛青,“家丞俸祿多少來著?”




衛青家中有三個沒滿十歲的千戶侯,對這方面還是挺了解的,回道:“三百石。”




三百石聽起來不多,實際上已經等同於小縣縣令。以後霍善有什麼需要上書朝廷的事,基本都是由家丞出面,算是家臣之中的領頭人。




既然霍善不想離開他師父,那給李長生安排成家丞無疑是最妥當的。




李長生能書會畫、談吐不凡,給霍善這麼個年僅三歲大的千戶侯當家丞綽綽有餘。




霍善得知師父可以拿俸祿,立刻就心動了。




他不知道三百石是什麼概念,但是本來一石都沒有,現在有三百石,那就是白得了三百石糧。




霍善好奇心一向旺盛,他沒有不懂裝懂,而是積極地向旁邊的太子劉據請教:“你知道一石等於多少斤嗎?”




太子劉據冷不丁被霍善這麼一問,先是有些反應不過來,接著才一五一十地給他解釋起來:“一石是四鈞,一鈞是三十斤。”




霍善當場算了一下,一石是一百二十斤,三百石就是三萬六千斤!




一年俸祿三百石等於他們每天約莫能有一百斤糧食!




霍善馬上替他師父答應下來。




白撿的糧食,不要白不要!




劉徹見他一會跟人提問,一會凝神思索,一會又眉開眼笑、彷彿得了什麼大便宜,頓覺有趣至極。




劉徹笑問:“怎麼?算得清楚嗎?”




霍善便把自己算出來的數目告訴劉徹。




他早就會算數啦,還會背九九相乘法!




剛才那幾個數都老簡單了,他一下子就能算出來。




劉徹幾人還沒說什麼,太子劉據已經大為震動。




簡單嗎?他都十歲了,剛才那幾個數也沒法直接算出來。




算術這東西,難者不會,會者不難,有的人學到十幾二十歲還不得其門而入,有的人早早掌握了秘訣便覺得再簡單不過。




本來太子劉據還覺得他爹怎地特意喊他過來見個小豆丁,這會兒L他已經沒這種想法了,他覺得霍善這娃兒L和霍去病他們一樣都是怪胎——只是怪在了別的方面而已。




相比於備受打擊的太子劉據,劉徹現在是越看霍善越喜歡。




本來他只是看這孩子長得像小時候的霍去病才多偏愛幾分,如今他覺得自己眼光著實好,半路上撿




()個娃都這般聰明伶俐。




不枉他力排眾議將這孩子封了個千戶侯!




劉徹道:“你師父看起來不習武,朕讓人再給你挑個會武的家臣。”




霍善對挑家臣這事兒L已經不排斥了,積極地向劉徹謝恩。




劉徹瞧了眼旁邊的霍去病,笑著問霍善:“那你還想回新豐縣去嗎?”




霍善理所當然地道:“肯定要回去的!”




他師弟和霍小白還在新豐縣呢。




他不回去的話,他們會很傷心!




霍善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劉徹聽。




劉徹道:“那你爹和我們見不著你也會很傷心。”




霍善一下子苦惱起來。




唉,崽只有一個,卻有那麼多人需要崽!




崽崽發愁!




霍去病道:“想回去就回去,以後我休沐日就去看你。”




霍善聞言高興地轉頭看向霍去病:“真的嗎?”




霍去病點頭。




霍善道:“那我也常來長安看你們!”




劉徹見父子倆居然就這麼說定了,只覺沒了許多樂趣。他問道:“長安不好嗎?”




他還以為這孩子來了長安便不會想著回去了。




霍善想到劉徹是大漢的皇帝,長安是大漢的都城,就等同於是劉徹的家。




他來了長安又想著走,就像去別人家作客嫌棄別人家不好似的,很沒有禮貌!




霍善認真思量片刻才回道:“長安很好,但新豐縣也很好!整個大漢都是您的,天底下哪有不好的地方呢?我在新豐縣待著,感覺也跟待在長安一樣好。”




他可是很有禮貌的孩子,絕對沒有嫌棄長安的意思!




若非知道衛青他們都不是擅長阿諛奉承之人,劉徹都想問問這番說辭是不是他們教的了。




這是個三歲小孩能說出來的話嗎?




不過只消想想這孩子從進宮起到底講了多少話,劉徹就知道霍善這回應絕對不可能是旁人教的。




不得不說,人都是愛聽好聽話的,劉徹這人尤其喜歡。




劉徹道:“既然要回去,那你有沒有什麼想要的?”




霍善想了想,覺得自己什麼都不缺。他琢磨了好一會兒L,眼睛忽地亮了起來,興沖沖說道:“我想要三匹馬兒L,我一匹,師父一匹,師弟一匹,以後我們可以一起騎馬去趕集!”




劉徹沒想到他思來想去,想要的居然只是幾匹馬。他笑道:“這有何難,一會我叫人牽些馬兒L出來給你看看,你自個兒L挑。若是有相中的馬奴也帶回去,往後叫他幫你養馬。”




霍善不懂什麼馬奴不馬奴的,只知道自己不僅能回新豐縣去,還能擁有自己的馬!




一頓家宴吃完了,劉徹就領著霍善去“閱馬”。




其實就是讓宮中馬奴牽著馬出來溜一圈,讓霍善自己挑喜歡的馬。




宮中的馬種類眾多,有的脾氣好,有的脾氣烈,有的高大,有的矮小。




考慮到霍善的年紀,




劉徹還讓人把小馬駒也牽過來溜溜,




說是小孩兒L適合騎小馬。




霍善聽後覺得很有道理。




劉徹見太子劉據一直跟在邊上,便讓太子劉據也挑上一匹。




至於衛青和霍去病就不必挑了,他們缺啥都不會缺馬。




霍善看得非常認真,從每匹馬的神態神不神氣一直瞧到馬的的鬃毛顏色漂不漂亮。




他根本不懂什麼相馬之術,但他師父教過他相人之法,說一個人的精氣神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馬應當也是這樣才對。




霍善一匹一匹地看過去,瞧了半天也沒有看上眼的。




他沒有挑中,太子劉據也不好挑,畢竟霍善是客人,而且劉徹主要也是讓霍善挑馬而已。




劉徹見霍善一匹都沒留,奇道:“你全都看不上眼?”




霍善愁眉苦臉:“萬一我挑了前頭的,後面又出來更好的呢?”




劉徹哈哈大笑:“那等它們全都走完了你再挑吧。”




霍善兩眼一亮:“可以嗎?”




劉徹就喜歡這麼坦率的孩子,笑著說道:“當然可以,本來就是讓他們牽馬出來給你挑的。”




霍善又問:“牽著馬的人就是馬奴嗎?他們平時負責養馬嗎?”




劉徹點頭:“對,你等會也挑一個回去。”




這些馬奴很多都是俘虜來的草原人,他們從小在馬背上長大,養馬本領十分了得。




宮中既然有了最好的馬,自然也要由最擅長養馬的人來餵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