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225章 與君一別

  這些情形,作為顧府長輩、鄭女忘年交的繆瑞雲會不知道?

  朱乾珬暗自認定,姑母開始向他隱瞞鄭海珠的一些行蹤。怎麼?竟是怕他會如江湖下三濫那般行事麼?

  真是豈有此理。

  秦淮河邊,這難說算不算冒牌的王孫公子,竊竊腹誹之際,鄭海珠的小船,正停靠京杭大運河兗州鈔關附近的僻靜河岸。

  “鄭當家,棗花,一路辛苦了。”

  許三從草叢裡現身,見過鄭海珠和穆棗花。

  他已從鄭海珠使用暗語體系的來信中,知曉了穆棗花的未來。

  “鄭當家,棗花在兗州歇兩日後,我會一路送她,從登遼海道到遼東,再到蒙古人的地盤。”

  許三神情肅穆道。

  吳邦德也是當年他熟悉的夥伴,原本軍旅出身的許三,敬重吳邦德的戚家軍子侄底色,目下則更佩服穆棗花的決定。

  他師徒兩個,都是孤勇之人。

  鄭海珠向許三道:“我去王府拜見魯王和小殿下時,就說棗花病亡於水路上,我僱了凶肆處理後事,所以耽誤了行程。你到蒙古後,一定將她的身份,再洗得乾淨些。”

  許三點頭:“鄭當家放心,怎麼找商隊,怎麼演戲,我已有計較。”

  鄭海珠再去瞧穆棗花時,見她面色沉靜如幽潭靜水,渾無半分或忐忑或悵惘的悸動之色,反倒不知如何說些與君作別的話。

  穆棗花也看著鄭海珠,須臾,嘴角泛起輕煙薄霧似的淺淺笑意。

  “夫人放心,棗花是去故地重遊。只是,吳公子說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棗花能否早些給夫人傳回喜訊,就看老天爺能否開眼,降幾分運氣給棗花。”

  鄭海珠掏出一根特別打製、中間空心的銀釵,插到穆棗花髮髻間,溫言道:“我不急。”

  又輕嘆一聲:“我也不知道,當初沒有趕你走,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穆棗花扶了扶銀釵,提起那隻裝著更重要的寶貝的箱子,莞爾道:“夫人,我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