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236章 放人


                 未初時分,烈日當空,眾人看不清馬祥麟兜鍪下的面容。

  但坦肩寬袍的武將裝束,鉤鐮閃亮的白杆銀槍,再結合鄭海珠那聲脫口而出的“祥麟”,還是令牙人秦方這樣見多識廣的京城土著們,很快明白了來者的身份,向周遭嘈嘈切切地議論起來。

  朱常洛的管莊,也勃然變色,與身側的魏忠賢道:“公公,應是領川軍的馬祥麟,那個石砫女土司秦良玉的兒子。”

  魏忠賢下巴上的鬍子抖了抖:“知道,還是兵部堂官的女婿。”

  他眯眼佯作靜觀之態,心裡實在驚訝。

  馬祥麟兩年前打韃子有功,老丈人張銓又在朝中不站齊楚浙東林任何一黨,所以萬歲爺就相中了這南蠻子悍將,允准他守山海關,據說很能練兵,比京營那些廢物強太多。

  魏忠賢的目光隨著鄭海珠移動,暗自嘀咕,原來這敢捻虎鬚的婦人,真不是等閒之輩。

  方才她家奴說她去過遼東?看來沒吹牛,怪不得與姓馬的相熟。

  待看清與馬祥麟並轡而立之人時,魏忠賢更是低呼一聲“哎呦”,也拍馬上前,拱手道:“咱家見過馬將軍,見過崔提督。”

  魏忠賢認出來的“崔提督”,乃北京城巡捕營的提督官崔文敬,算是這支營兵的統帥。

  此際,偌大北京的守衛與治安武裝力量,紛繁複雜。

  除了京畿營兵與大內禁軍外,還有巡城御史管的五城兵馬司,內監充任的九門提督,皇帝與內監親自操控的廠衛,以及像營兵一樣設置把總、參將等職級的巡捕營。

  巡捕營從成化年間設立至今,主要負責緝拿盜賊和平息小股民亂,原本因並非親軍、級別不高,而越來越弱勢化,賞銀少得可憐,背鍋倒次次有份。

  然而崔文敬做了巡捕營提督後,局面大不相同了。

  因為崔文敬的兄長,正是鄭貴妃的大太監、司禮監秉筆之一的崔文升。

  此時離九千歲的權勢熏天還差得遠的魏忠賢,在內廷最怕兩個人,一是太子朱常洛的大伴王安,二就是鄭貴妃的親信崔文升。

  王安論資歷與學識,在紫禁城內侍裡都能排第一,難得身為東宮的管事太監,還得到了素來厭惡太子的萬曆帝的認可。崔文升則不僅有鄭貴妃的背景,行事也陰鷙狠絕。相比起來,魏忠賢更怕崔文升。

  與哥哥的陰森冷戾面貌完全不同的崔文敬,打著哈哈向魏忠賢回禮:“魏公公,今日這颳得什麼風唷,把咱這三支人馬都吹到通縣碼頭來了。”

  魏忠賢回頭看看東廠的侍衛,皮笑肉不笑地自貶道:“魏某帶的這些東廠猢猻孩兒,哪敢與崔提督和馬將軍毛下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