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華 作品

286章 拷打(上)

  言及此處,鄭海珠看向駱養性:“所以,駱公子你今晨在碼頭說的,有一點是對的,姓徐的向北通敵,只是,與他沆瀣一氣的明人,不僅是福建的明人,還有山西和遼東的明人。倘使如此,我認為,姓徐的,不會是鄭貴妃和福王的爪牙。”

  駱思恭熟諳各方利害關係,冷冷道:“不錯,若貴妃要扶立福王,多半還是像楊漣他們擔心的,用女色拖垮萬歲爺的身子,皇長子登基後,她再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使手段。否則,若以這樣四方勾結、急於篡位之舉奪了皇位,大明的文臣豈會答應?”

  鄭海珠心想,倒也不必把文臣都想得那麼有氣節,兩百年前朱棣得位不正,也沒見全南京的文臣都像方孝孺那樣殉節,另一時空幾十年後,不論是李闖進京還是清軍進京,也沒見全北京的文臣都直奔煤山要上吊。

  況且,福王,雖然和晉惠帝也就隔著四五個劉阿斗,但鄭貴妃在朝中,畢竟有不少非東林的文臣支持。這對母子,在京城北郊,還養著不清不楚、家丁不家丁營兵不營兵的隊伍,崔文敬巡捕營的隊伍,也不曉得是不是她的手下。

  不過,鄭海珠還是認同駱思恭關於貴妃不會急著謀反的判斷,意味深長地看向劉僑。

  劉僑明白此婦將表現的機會讓給他,面上嚴峻之色立時更分明瞭。

  “衛帥,”劉僑指著鄭海珠寫在紙上的幾方力量道,“福建水師聖眷正濃,俞諮皋對往來的洋船,令旗銀子收得盆滿缽滿,他何苦勾結建奴?他對面的顏思齊又不是省油的燈。所以,卑職以為,無論山西的晉商還是福建的鄭參將,無論建奴老酋還是遼人漢奸,他們都是為那姓徐的所用。而姓徐的,依鄭夫人推斷,若與盯著詔獄馬宣撫牢房的人有關,恰又曾在爪哇出現,或許,他就是當年三寶太監出海都未巡訪到的,建文帝后人。”

  駱思恭摸著下巴的手,啪地落在案頭。

  “今晚就拷打古清泉吧,”駱思恭對劉僑道,“請鄭夫人一道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