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努克貝魯特 作品

399後續發展

  商人們會利用港口進入典努河,將貨物運往全國各地。

  這主要是因為該市將贊贊市與全國其他地區緊密地連接在了一起。否則的話,一座飽受戰爭蹂躪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消耗如此多的資源,畢竟那2500萬羅帕爾也不是個小數目。

  聽說鉅額稅收及其背後的真正來源,亞歷山大的心中湧起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思索著是否應該修建一條運河,將贊贊市與迪亞努河相連,從而通過這條易於橫貫的水道,將他所在地區最工業化的部分與整個蒂比亞斯緊密地連接起來。

  畢竟,對於商人而言,水路運輸的吸引力是無可比擬的。

  平均而言,水路運輸不僅比陸路運輸便宜十三倍,而且速度快上五倍。若是能夠修建起這條人工水道,亞歷山大無疑將能夠大幅削減運輸成本,為城市的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當他進一步瞭解修建運河的實際情況時,他的想法卻遭到了沉重的打擊。要完成這條長達90公里的運河,需要至少50,000名工人辛勤工作十年甚至更久,而且造價更是驚人,接近十億帕羅爾。

  這對於現在的亞歷山大來說,簡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儘管他擁有雄厚的資本,但如此龐大的勞動力需求意味著他在未來的十年內將無法進行其他任何重大的民事項目。

  這個想法,在現實的壓力下,只能暫時擱置。

  但亞歷山大並沒有完全放棄修建運河的念頭。

  他深知,歷史上曾經有過類似的偉大工程。在阿哈德尼亞,就存在著如此宏偉的運河。

  甚至在他的前世,羅馬人也修建了許多規模宏大的運河,而華夏大運河更是長達2000公里,讓當時世界上幾乎所有運河都黯然失色。

  然而,這些工程都是經過幾個世紀的時間積累而成的,而且需要數百萬工人的辛勤付出。

  亞歷山大明白,要想實現自己的運河夢想,他必須等待時機,等到他的領土變得像古代華夏一樣繁榮。

  但目前,亞歷山大必須面對現實。許多湧入這座城市尋找機會的商人只能通過公路進行貿易,並通過繳納銷售稅來為城市的發展做出貢獻。

  然而,有人可能會疑惑,亞歷山大不是曾經向人民承諾未來三年免除一切稅收嗎?

  其實,他的真正意思是免除土地稅,這意味著農民們不必再將任何農產品交給當地領主,而是可以自己保留一切勞動成果。

  但銷售稅仍然是需要繳納的,這是城門口收費站預先收取的稅款,唯一的例外是小麥和鹽這兩種基本生活必需品。

  亞歷山大在他的所有城市都免除了這兩種重要產品的稅收,甚至敦促他的所有貴族效仿這一政策,不要讓人民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承受過重的負擔。

  當亞歷山大首次提出這一提議時,它在參議院引起了一些爭議。

  有人擔憂,穀物和鹽商人將從中獲得不公平的利益,甚至擔憂這些人會掌控整個社會的糧食供應,從而有效地控制人民。

  然而,亞歷山大以他的智慧和遠見平息了這些擔憂。

  他首先指出,糧食商人的收入是有限的,因為人們的需求是有限的。即使他們賺取了雙倍的錢財,人們的麵包數量也不會因此增加兩倍。

  他用非常簡單的術語向人們解釋了需求缺乏彈性的概念,即無論收入如何變化,人們對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都基本保持不變。因此,這些糧商確實只能賣出有限的產品。

  然而,即使如此,仍有許多貴族對此表示不滿,尤其是那些老一輩的貴族。他們並不真正關心商人的利潤,那只是他們表達不滿的一個藉口。

  真正讓他們感到不安的是,這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他們的大部分銷售稅收入都來自小麥——人民的主食。

  事實上,這通常是他們繼土地稅之後最大的收入來源。

  因此,如果他們同意免除小麥和鹽的銷售稅,那將對他們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然而,亞歷山大之所以能夠承擔這一政策帶來的經濟壓力,是因為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糖和鐵等產業,其次是肥皂、玻璃和紙張等製造業。

  這些產業的利潤如此豐厚,以至於對這些廉價產品徵收1%或2%的稅根本不值得。相反,廢除這些稅收並將其用於宣傳和推廣他的政策要明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