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作品

第1001章 親上加親

  武懷玉知道其實陽州的海貿歷史更早,在漢代開通海上貿易之時,那時的徐聞港在嶺南非常的繁忙興盛,陽江相距不遠,又在徐聞和廣州之間,故此也是跟著興盛。

  “陽江大小老舊,有五個港口呢,”

  如今雖說高恩分治,嶺南王馮盎也入朝多年,馮公子冼智戴還早逝,可這畢竟是馮家數代經營,

  就算現在這恩州刺史不姓馮了,但這座城方方面面都還是能感受到馮家無所不在的影響力。

  陽江除了海貿之利,這裡還有漁業和鹽業這兩大產業,尤其是鹽業,這是貞觀年間馮家在武懷玉的全力支持下,大力發展起來的,採用新的曬鹽技術,開闢了多個新鹽場,每年鹽產量也是很驚人的,為馮家冼家武家等都帶來了很豐厚的收益,而恩州和朝廷,也從這些鹽場獲得稅利不少。

  陽江三面環山,孕育出了獨物的漠陽江,其發源地陽春雲霧山脈,這些年也開始大力發展種植茶葉,其陽春雲霧茶市場反響不錯。

  陽江地力可以自給,又兼有漁鹽山海貿易之利,又一直是馮家的大本營,這裡多年來一直相對較安穩,故無甚貧之家。

  陽江還有一大豪族,那就是馮家的世代姻親冼氏,他們是嶺南世代土著俚人,馮冼兩族的聯姻,結成了一個超級強勢和穩固的同盟。

  趕在風暴到來之前,

  船隊終於駛入北津港,

  武三郎站在甲板上,有些好奇的打量著這裡,

  “阿郎,馮家冼家來人,在碼頭迎接。”護衛稟報。

  武懷玉點了點頭,

  “馮家,是耿國公馮家嗎?瑾瑜妹妹的未婚夫家?”

  “對,十六孃的未婚夫馮家。”

  當年馮家祖上馮業以三百人浮海歸南朝宋,定居廣州新會,從馮業到馮融,馮家三代在嶺南為州郡長官,

  而冼家世為南越俚人首領,

  馮家與冼家聯姻,從此壓服諸越,馮氏家族也成為嶺南幾大著名豪族之一。

  武懷玉很早就跟馮盎結親,武十六娘與馮盎嫡長孫馮君豪訂婚。

  可惜懷玉的那位親家公馮智戴雖勇武絕倫,官至高州都督,但因愛吃生魚片生蛇膽等,感染寄生蟲英年早逝。其子宋康縣子馮君豪,被皇帝恩許襲馮智戴高涼縣公爵,授朝散大夫階,接入長安,養在宮中。

  馮君豪那準女婿還不錯的,現在跟他三個兒子一樣都被李世民養在宮裡,郎舅幾個倒是混的挺熟了。

  “三郎啊,這次既然來恩州陽江了,阿耶給你在馮、冼兩家各挑一個小娘子,給你做媵妾如何?”懷玉笑呵呵的對兒子道,他目光投向碼頭,那裡馮冼兩族來了許多人迎接他,很給這位親家面子。

  武懷玉很清楚馮冼兩家在嶺南的影響力,

  “啊,阿耶,我才十歲啊,現在納媵妾也太早了。”老三笑呵呵的答道。

  “放心,只是看有沒有合適的一家訂一個,又不是現在就讓納過門。”

  三郎倒不糾結也不害羞,“都聽阿耶安排。”

  武懷玉點頭。

  以後老三這個呂宋侯,是要在呂宋建立武氏分支的,少不得要跟嶺南這邊常打交道,那馮冼兩族就肯定繞不開。

  給老三向兩家結親,各納一女為媵,這是為他構建一個利益同盟。

  他相信,馮冼兩家也不會反對的,

  兩家之前已經跟武家聯姻,馮盎嫡長孫訂婚武懷玉十六女,武懷玉的第十九子,則訂婚了冼氏當家冼智臣的女兒。

  現在再來個親上加親,好上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