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扶搖直上九萬里 作品

第374章 教育民生問題

  “目前我們市也是有一些民辦學校,但是這些民辦學校學費基本都是很貴,少一點的都要八千塊一個學期,好一點的學校學費過萬,這對於很多普通外地務工人員來說,根本就承擔不起。”

  “我一直認為我們經濟發展和民生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所以我有這麼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那就是我們是否可以擴大建校?給我們這些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地上學的一個機會!”秦毅看向莊明德。

  莊明德聽了之後微微沉吟了一下道:“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在近些年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內老生常談的嚴峻問題!”

  “其實秦市長你說的發展和民生相輔相成我也比較認同!在教育上,我覺得海越省的深海市就做的非常不錯,堪稱全國第一!深海市市長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來了就是深海人!他不單單是嘴上說,而是在民生這一塊真真切切的去做了,讓外來務工人員來到他們深海市,就是覺得自己是深海人!”

  “深海市這座移民之城,我記得去年它60%以上的義務教育學位是提供給非深戶籍子弟,解決了全國最大移民城市隨遷子女的就讀需要。這一點魄力,實在是無人能及!這也就造就了不少外來務工人員願意紮根深海市,願意為了深海市的經濟發展拼了命!”

  “像很多城市,隨著近年來的常住人口增長大戶,人口迅速增加,而入學政策一般都會優先照顧擁有本地戶籍的學生,導致進城務工人員子女成為被“擠出”的群體。80%的學位都是優先提供給本地居民的孩子們。”

  聽著莊明德的話,秦毅略微驚訝,說實話,今日的他對於這位快退休的中庸書記刮目相看。

  看問題帶著一針見血!

  其實秦毅也是很認同莊明德的看法的!

  其實還有一點,用前世的經驗來看,早擴大建立學校也是有前瞻性的。

  那就是隨著城市的發展,忽然間大量的務工人員進城,學位驟然成倍增加,到時候問題就出現了,以前沒錢的時候,不捨得投錢建學校,過幾年忽然錢有了,可根本來不及建學校、蓋教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