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楚國


                 淮國學宮之中,這樣的辯論已經出現很多次了。而原本只是法、儒、道三家學說,在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之後,已經演變出來更多的學派。

  法、儒、道在學宮之中是人數最多的學派,但是自從孫武子橫空出世之後,兵家就如同一顆彗星般崛起。特別是在其統帥一萬五千人,攻破郢都,擒殺楚侯之後,更是威震天下。

  因此世人謂之:提萬五之眾,橫行天下,而天下莫能與之當者,孫武子也。

  孫武雖然沒有擔任過淮國學宮祭酒之位,但是在淮國其地位之高,便是學宮祭酒也不如。

  孫武一直擔任淮國上將軍,淮陰君,在一戰破楚郢都之後,孫武子就很少再領兵作戰,更多的時候則是在撰寫兵書,準備將其一生所學,一生所悟撰寫為一部兵書。

  有時候也會來學宮講學,或者帶軍討伐山越。但是這些實際上都是孫武在培養後來的兵家弟子。

  兵家弟子在學宮之中的地位很特殊,即便是喜歡辯論的名家,也不會去和兵家爭辯。因為兵家更信奉實踐,你辯駁贏了又如何,兵家更喜歡以理服人。

  學宮之中,第一大學派乃是法家,這其中主要是因為淮國乃是法家發祥地,自從‘子珏鑄刑書’之後,法家就在淮國生根發芽。

  特別是淮國使用法家之術,立國之後一直鼎盛不衰,讓法家子弟堅信,此乃強國之道,因此在和儒家學子辯論的時候,佔盡優勢,經常辯駁的儒學士子啞口無言。

  儒學士子一個個口若懸河,描繪推行禮樂的好處,然後法家士子就會來一句,既然儒家學派如此好,那可有君主願意推行儒家禮樂王道?

  然後儒學士子便有些尷尬,隨後就會說:儒學乃是禮樂王道,什麼聖王在世,什麼禮樂崩壞之類各種理由,於是學宮之中就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亦或者法家學子被問詰想不出如何回答之後,就會說我法家之道是已經在淮國推行的,已經得到驗證的強國之法,你們的學說有哪一家得到諸侯國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