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魏國崛起


                 墨家在淮國受到重用,至於說墨家所推行的兼愛非攻並沒有被王璞所接受。但是王璞表示,願意給墨家機會,於是大量墨者選擇出仕淮國。

  相比起邦周其他的諸侯國,淮國還是很注重基層民生問題的,這也是墨家願意在淮國出仕的原因之一。

  幾乎所有的墨者都出自底層階級,他們或是失去土地的農民,或者是破產的手工業者,他們熟悉底層民眾的需要,對於欺壓百姓的貪官汙吏,地方豪強非常敵視。

  王璞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墨家會被收買,有了這些墨者相助,王璞想要推行的一些政策才不會被下面的人篡改。

  除了加入巡查御史的行列外,還有大量墨者加入了匠作監。這些墨者都是能工巧匠,在和淮國的大匠商討之後,對於很多器具進行了改進。

  淮國因為有很多水利設施,這些墨者和淮國的工匠們開發出來了很多水力機械,水力磨坊、水力脫殼、水力鍛造機。

  當然這些機械並不是萬能的,首先必須設立在水源充沛的區域,水流要有落差,或者可以人為進行改造,同時還有枯水期和豐水期。

  不過即便是如此,也已經讓淮國的生產力提升了一個臺階。特別是水利鍛造機,淮國突破了鐵器冶煉之後,鍛造直刀需要進行多次鍛打,如果是使用人力,想要得到優秀的直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

  而有了水利鍛造機之後,鐵器的鍛造速度提升了好幾倍,而鐵器的鍛造成本也直線下降,也在這一刻,青銅武器開始大量被鐵器所取代。

  大量墨者前來,對於淮國匠作監是一個好事。技術的交流讓雙方的技藝都有了提升,大匠作干將對於鍛造之術更進一步。

  當年其岳父鑄劍八柄,五柄為青銅,三柄為鐵劍。自從他成為大匠作之後,就一直想要秉承岳父遺願,再鍛造兩柄神劍。

  干將和妻子莫邪幾次鍛造神劍都沒成功,這一次在和墨家能工巧匠交流之後,他靈光一閃,福靈心至,覺得鍛造神劍的時機已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