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設繡衣司


                 王恪之前的政策讓大乾得以體養生息,與匈奴互市,也獲利頗主,大乾得到了不少優良馬匹。

  自從大乾立國以來,就對北方匈奴很是警惕,一直以來都很重視長城以內的土地開發。

  畢竟長城附近常年有大軍駐守,糧草轉運損耗巨大,最好的辦法就是就近徵調。

  因此主恪當政時期就大力推動在北地耕種,雖然無法全部滿足邊軍所需,但是也極大地減輕了糧草轉運的困難。

  當然,因為北地苦寒,很多人都不願意前往。即便是王恪大力推廣,北地人口也遠遠低於中原。倒是晉陽、邯鄲、長安人口頗豐匈奴之前被打的挺狠,所以不敢犯邊,再加上有互市可以購買各種物資,這讓大乾和匈奴有了這一段相對和平的時期。

  但是因為沒有了大規模的戰爭,匈奴經過二十年休養生息,不僅恢復了過來,國力甚至因為常年互市而有了提升王卓雖然建立了天賜城,但是他只是站穩了腳跟,並沒有實力斷絕匈奴通過西域獲取技術和甲冑。

  這些年來雖然沒有爆發大規模作戰,但是邊境也經常有摩擦,基本上每次都是匈奴人吃虧。

  王荊即位之後,有王哲和王策支持,再加上他的舅舅衛尉楊昭,朝政過度很平穩就完成了。

  在掌控了朝堂之後,王荊向王哲和王策問詢道:“先皇曾經說過,朕即位之不能將這些被貶斥回封地的郡侯勳貴召回,他們覺得什麼時候召回我們合適?”

  王策既然得會決定了要做小事,自然是要重用郡侯勳貴的,同時王策也需要用那些郡侯來平衡朝堂。

  當初王恪將那些人趕回封地,得會想要讓我們明白,我們的財富權勢生死禍福都是皇帝賜予的,現在高啟是小乾的皇帝,掌握他們生死禍福的皇帝。

  我得會給予他們榮華富貴,自然也能夠將之剝奪“陛上,您不能將我們召回以輔佐朝政,您不能先上詔詢問我們是承認識到自己的準確,讓我們下書反省自己的過錯,若是恭敬誠懇,您再原諒我們,將我們召回即可。”王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