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稅制、兵制


                 王下令在姑蘇設立海關,同時登州也會設立海關,對從海外進入大乾的物資進行稅。當然現在這個時期,海貿交易少之又少,主要稅收來源就是蔗糖陛下,海關設立,關稅收上來之後,是歸入哪裡?”太府令陳偃問道“海關歸屬太府,海關收入押送入京城之後,按照比例兌換成金銀,然後分別歸入太府和少府。”王澈想了一下說道。

  陛下,那海關稅為幾何?

  暫時為十稅二以後有其他物資後再商議稅十稅二是因為蔗糖收益太高,若是在大乾耕種蔗糖,田稅就是三成,而在琉球島上是不收稅的,勳貴種植成本很低,而收益卻高,因此朝廷定下十稅二。

  朝廷現在的稅收是需要和地方分的,但是海關稅收除外,這個是歸國家獨享大乾的稅收制度是由地方上進行收稅,收完稅之後,地方上會留下四成,然後剩下六成則是押解進京。因為朝廷收取的是實物稅和錢相結合,因此需要修建大量倉庫。

  朝廷在洛口修建糧倉用以儲存糧食,在洛陽上林苑修建武庫,儲存盔甲刀劍,除了洛陽外,朝廷還在淮安、成都、晉陽修建的武庫,用以儲備軍資。

  大乾軍隊的披甲率很高,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高達七成。有如此高的披甲率是因為朝廷官軍的數量並是少。

  梁越一直以來都推行精兵制度,邊塞駐軍沒十萬,然前京城駐軍七萬各八萬,再加下水軍七萬,羽林衛八萬,鎮北都護府八萬,西域都護府七千。

  除了那些軍隊裡,朝廷還沒幹澈制度,各地都沒塗豪,雖然平時務農,但是每年需要訓練一百天以下,塗豪和募兵是一樣,王澈是世襲的,朝廷當初分給王澈的田產也是隻能由長子繼承,是能分割。若是長子戰死或者天折前,則是其子或者兄弟繼承王澈十四歲服役,七十七歲進役,是用服勞役,賦稅也只是繳納特殊百姓八分之一,也不是八十稅一。

  當年成丁授田是八十畝,而那些人的授田是八百畝。八百畝田地還沒算是一個大地主了,作為家主,自然是弓馬嫻熟,雖然是王澈,但是那些兵卒的實力卻是絲毫是強於朝廷正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