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48 大魚

  萬曆皇帝對福王朱常洵什麼樣,隆慶皇帝對潞王朱翊鏐就是什麼樣,有過之無不及。總之一句話,潞王從小就是父母的寶貝兒,要星星不給月亮。

  不一樣的是他比福王命好,沒趕上洪濤這樣的絕情哥哥,萬曆皇帝登基之後對其是百般迴護,一向家教極嚴的李太后也疼愛有加。

  萬曆十年,朱翊鏐大婚。在司禮監的記載中,總計耗費黃金3869兩,各種寶石小8000顆,珍珠24000餘粒,還有白銀10萬兩。

  “雖百貨所萃,唯奇珍與日用粟帛不同,即招商湊買,難以時刻取盈。”這句話來自禮部的存檔,大概意思就是說整個北京城的金銀鋪、珠寶店、絲綢店,凡是上等的貨色都被買斷貨了。

  當時的戶部尚書王遴實在看不下去了,搬出了大明律和萬曆皇帝硬頂,指出潞王的婚禮僭越。但最終也沒擋住婚禮進行,戶部不掏錢萬曆皇帝就挪用軍費,死活得讓弟弟風光大婚。

  大婚之後的潞王和福王一個德性,總是找各種藉口不去封地就藩,一拖就拖到了萬曆十七年。在群臣的不斷上疏下,已經22歲的他才不情不願的出了京城。

  剛開始萬曆皇帝給弟弟挑了個很富的地方,湖南衡陽。可朱翊鏐一聽,都過長江了,不成,太遠,於是跑到親媽跟前一頓哭訴,說是路途遙遠不方便回京看望母親。

  對大兒子近乎苛刻的李太后此時也沒了威震後宮的氣魄,轉臉就讓萬曆皇帝給小兒子換個近點的地方,最終定在了河南衛輝府。

  潞王府的造價接近80萬兩,號稱大明第一王府,規模堪比紫禁城。御史言官們哪兒能看著有人如此折騰忍氣吞聲呢,紛紛上疏彈劾潞王僭越。可惜萬曆皇帝不僅不管,還又從戶部搶出來20萬兩,算是潞王的安家費。

  這下朱翊鏐和李太后滿意了,可衛輝府的百姓們卻等於天降橫禍。當地所有錢糧賦稅都歸潞王府,整日裡花天酒地、紙醉金迷仍不滿足,還派人出去強搶民女。

  只要封地內有結婚的被潞王府知曉,必定派人前往查看,如果新娘子稍有姿色,先入洞房的就成潞王了,新郎官只能排第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