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9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漢朝也不是沒有抓沉底魚的,但都不是用漁網捕撈,而是靠垂釣,一條一條地釣,因此連鯉魚鯽魚在這個時代也都不便宜,只有浮於淺水的魚相對便宜。

  就在他們震驚之時,孫乾那邊已經趁熱打鐵,開始販售這些漁獲。

  似乎是為了證明官府捕獲這些魚很容易、產量很高,孫乾故意設置了一個很低的價格,敞開了任由大家買。

  這顯然是最好的消除民眾疑慮的辦法。

  因為天下只有錢不會騙人,

  如果一個東西能一直低價賣,那就證明生產者絕對掌握了讓生產效率猛增的新技術,否則靠造假補貼是扛不住的。

  孫乾一邊宣傳,一邊也注意到了人群中的步隆、衛徽兩大族長,知道他們分別是淮陰縣和廣陵縣的頭面人物,於是親自過來招呼:

  “步公、衛公,聽說你們族中今年也損失不小,使君對於征戰擾民,也是頗感惻隱。

  這新式網魚之法,也是使君讓巧思之士構想,以圖惠民。二位族中人口眾多,不考慮捧捧場麼?”

  對於有便宜的鱸魚買,這些老族長們當然不會反對,因為確實划算。當下步隆和衛徽都各自買了百十條罕見的大魚,還有數十石普通大小的各種魚。

  按孫乾開出的價格,七八斤以上的特大號海鱸魚,因為確實稀少珍貴,是民間請客的頂級珍饈,所以每斤至少要摺合十幾斤白米的價錢,一般一兩條就要值一石米了。

  其他小一點的,價錢就一下子便宜數倍,平均也就三四斤白米折一斤鱸魚,其他品種就更便宜。

  最差的小雜魚,比白米還便宜,三斤白米能換五斤雜魚,或者拿五斤粗粟、雜豆來換也行。

  短短一刻鐘,孫乾今天的收穫就賣完了,三百多石的魚,換回了民間上一千多石的糧米——當然,這也是因為鱸魚第一次大批量湧入市場,民間需求還沒飽和,富戶們還覺得稀罕,才能賣出這麼多。

  過一陣子鱸魚不稀罕了,估計三百石各種活魚,也就換七八百石白米,或者一千石雜糧。

  賣魚並不是孫乾的主要目的,所以賣完魚後,他立刻很有針對性的拉著步、衛兩族長,推銷起勸農冬芥的事兒。

  孫乾也知道,諸葛瑾如今還希望低調,那天連寫詩都想暫時隱瞞、別往外揚名。

  但這次發明流刺網捕魚法的事,孫乾卻沒法給諸葛瑾隱瞞,必須向外揚名。

  因為將來史書肯定會提到這玩意兒是誰發明的,現在說謊了,以後不好改口。

  而且諸葛家人那麼聰明,孫乾估計以後肯定還會有無數掛著“諸葛某某”名頭的創新之物出現。

  所以把目前手頭這幾項創新都掛上“諸葛”的前綴,才容易形成宣傳效果。以後旁人一聽這玩意兒前綴是諸葛,就知道肯定靠譜。

  就好比後世連一群賣烤魚的都要傍“諸葛”這個名牌。

  孫乾在內心默唸了一句對不住後,就向著步、衛等人吹噓:“步公、衛公,這流刺網之法的效果,你們也看到了,著實是匪夷所思。而此網之設計,其實和前些天我跟你們說的提前培土種植冬芥之法,都是出自同一位大賢之手。

  這位大賢家學極為淵源,而且上知天文下通地理,醫卜星象無所不精,還幫使君穩住了軍心、打贏了劉勳,凡是出自他之手的東西,怎麼可能不好用?

  諸位還是切勿再疑,今年便讓族人好好種植冬芥吧。廣陵連遭三年兵亂,民間早已疲弊至極,正需竭盡一切手段,儘快恢復民力才好,使君不會害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