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39章 得到諸葛密卷的諸葛亮

  而且,現在的諸葛亮還沒跟劉表的連襟黃承彥結親。少了這層親戚關係,雙方的信任也會進一步鬆弛。

  劉備並不理解諸葛瑾為什麼把問題想得那麼複雜。

  但他知道,既然先生擔心將來把宋信派去襄陽後,家中無人照顧,那他當然要大包大攬,表示這都不是問題。

  劉備拍著胸脯保證:今天回去就讓甘夫人派十個婢女到府上服侍。將來宋信如果要遠行,就讓甘夫人每日上門陪宋氏聊天解悶,看看有什麼用度不足的,就即刻查漏補缺。

  話說到這份上,諸葛瑾也再無疑慮,當下用過酒肉,又喝了剛剛用延繩釣弄上來的鱖魚醒酒湯,便起身告辭。

  回去找簡雍、陳登匯合,準備踏上出使許昌之路。

  這一去,至少又是大半個月的奔波勞碌,暫時無須贅述。

  劉關張看著諸葛瑾的馬車遠去,鄭重拱了拱手。

  隨後還是正拿柳枝剔牙的張飛最先回過神來:“這延繩釣的法子,果是好用,雖說起魚不比撈網快,卻能釣到鱖魚。”

  泗水已遠離江淮洄游區,水產品種更接近後世的安徽,鱖魚比鱸魚還多。剛才這一串連鉤下去,最後竟得了七八條鱖魚。這些沉底魚原先漢朝人靠網是捕捉不到的,只能用釣。

  劉備也是個喜歡美食的,被三弟這麼一歪樓,雖說覺得有點破壞送別的氛圍,但也不得不承認:

  “確是如此,子瑜想出來的民生之法,在他自己看來,無非是增加產量,活人無數。不過品質的提升,其實更大,撈到的都是名貴好魚吶,以後廣陵文武都有口福了。”

  ……

  諸葛瑾從九月半踏上去許昌之路,中間需要跨過四個郡,至少十月初才能抵達潁川。

  有陳到帶著三百白毦兵護衛,還有簡雍陳登隨行,外加呂布也派了數十騎保護陳登——說句題外話,呂布派來的護衛,其實也都是被陳登自行買通挑選的。

  等於是這支隊伍中完全沒了呂布的心腹耳目,最多隻有“呂布以為是自己耳目、但實際上是陳登讓他以為是他耳目的耳目”,呂布最終被陳登給賣掉,也就純純是大冤種有應得了。

  這樣的護衛陣容,一路上自然少有宵小之輩找死。偶爾遇到個不長眼的,也都被陳到反刷了一波經驗,只當打怪爆裝備了。

  一路也就沒什麼值得贅述的際遇,很是乏味。

  與此同時,在諸葛瑾隊伍以南五百里的地方,

  倒是另有一隊同樣由他派出的人馬,也在一路往西,而且會比他更早抵達目的地。

  ……

  十月初三,襄陽城西三十里,隆中。

  一處竹林掩映的草廬中,一個身高七尺五六寸、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的十六歲青少年,正在院中擺弄著剛剛曬乾的稻穗,心中琢磨。

  “本地老農都說,稻子抽穗時,要灌溉充足才飽滿。可為何今年抽穗時下大雨,最後那麼多空殼呢?難道只能用地裡灌的水,不能用天上落的水?”

  他並不知道後世植物學裡的雌雄授粉概念,也就無法理解授粉季大雨的危害。

  但聰明絕頂的智商,讓少年僅僅觀摩、嘗試了兩年種田,就開始嘗試分析那些前人說不出的道理,想要自己找出答案。

  哪怕不知道原理,至少也要多做對照實驗,自己總結出規律!

  就在他冥思苦想之際,院子的竹籬笆外,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為首一人輕叩柴扉,語氣恭敬而洪亮地問:“敢問諸葛先生可在?在下自廣陵來,有令兄的家書在此!”

  那年輕人當然便是諸葛亮,他醉心於思考,本想來個充耳不聞,假裝不在家。

  但聽到“廣陵”、“令兄”等詞,立刻心中一驚,連忙收起疏懶自樂之性,撣了撣衣襬,儘量把皺紋拉挺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