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55章 高祖不疑留侯,吾何疑於子瑜(五千字大章趕進度)

  一旦渡過危機,你還一個人在外面浪,可就不孝了——當然,除非是家裡還有別的兄弟留下,侍奉繼母。

  就好比此前諸葛瑾擔任了這個職責,所以諸葛亮和諸葛均才能跟著叔叔走。

  面對僵硬的漢朝孝道,諸葛瑾不得不琢磨:要不把諸葛亮拉回廣陵盡孝,把自己置換出來……

  然而,就在他捉摸這個計劃時,宋氏見兒子難辦,終於決心攤牌:

  “瑾兒,我這兩年吃了這麼多苦,也想明白了。如今劉將軍失了徐州大部,琅琊郡估計是拿不回來了,你親生父母早已合葬,入土為安,我也不是非得百年之後湊這個熱鬧、硬要回琅琊埋骨。

  既然你能做大事,安身立命,我也就放心了,便自回宋家立戶,將來改嫁由身,你也不用被孝道束縛。”

  諸葛瑾大驚:“母親不可勉強!難道是孩兒志在四方,才讓母親生出此念……那實在是不孝之至了!”

  宋氏連忙捂住他的嘴,讓他別多想:“關你什麼事,我畢竟也才二十六。這次你去許都,我自己想明白了,自願尋人改嫁。

  前些年只擔心你尚未出息,不能頂門立戶,才熬到現在。如今你前途遠大,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你也不用擔心落下逼繼母改嫁之名,我其實已想過了,可以先讓阿信自立門戶,不再附庸於諸葛家,然後將我接回宋家。如此,將來就算改嫁,也是接回孃家後聽從弟弟之言,與你無關。再說也未必真能改嫁。”

  諸葛瑾沒想到自己出遠門一個月,繼母居然想了那麼多長遠問題。

  從情感和理性方面來說,他當然是不會去阻撓的。

  諸葛瑾是現代人,三觀比較人道,也覺得讓一個少婦終生守寡挺殘酷的,何況漢朝本來就沒有這樣的要求。

  但不管怎麼說,宋氏養育了他和弟妹七八年,他肯定心存感恩。

  按照漢朝的孝道,如果宋家已經沒了人口,宋氏直接以諸葛家寡婦的身份改嫁,那麼還會對諸葛瑾的名聲有一定影響,會有外人嚼舌頭“是不是這小子容不下繼母”。

  但好在還有舅舅宋信在,只要讓宋家重新自立門戶,先把寡婦接回孃家,就跟諸葛家完全無礙了。

  當然,以後無論宋氏嫁得好壞,那也跟諸葛家沒有關係了,裙帶好處或壞處,都會由宋信承擔。

  諸葛家也不屑於靠這些潛在的裙帶關係,來獲得好處或人脈。

  在這個問題上,諸葛瑾還是非常剛正不阿的。他或許可以不在乎他自己將來的歷史形象,但他必須維護二弟諸葛亮的完美形象。

  以諸葛家的實力,不需要靠任何關係,完全靠實力就能崛起。

  所以為了避免落人口實,諸葛瑾覺得舅舅自立門戶這事兒,還是應該擺個酒,請一些廣陵有頭臉的人物做個見證。

  諸葛瑾還得把劉備糜竺送給他的金錢田莊奴僕、還有天子賞賜的財寶,分一些給宋家,作為宋信自立的啟動資金。

  這樣外人也會誇讚諸葛瑾仁孝,給回孃家的繼母都能分那麼多家財、以報答養育之恩。

  從這個角度來說,趁現在把這事兒辦了,貌似也不錯。

  因為現在的諸葛瑾還不是非常有錢,哪怕把全部家產都送給宋家,他轉眼又能快速撈到好幾倍於此的財富,等於是只出了兩個月工資就把這事兒了斷了。

  如果再過幾年,宋家才來鬧這一出,說不定屆時諸葛家已經累財萬金,到時候哪怕拿出好幾百金,外人也會說“他不過只拿出了家產的百分之幾分給養母”,聽起來名聲就不好了。

  “既然母親已有決心,孩兒自當順從。外頭的事情,孩兒和舅舅會操辦的。”諸葛瑾起身一拜,算是了卻一樁牽掛。

  ……

  因為家中突生變故,諸葛瑾不得不微調了一下近期的日程節奏。

  糜竺那邊,原本跟劉備商議好之後,就想上門探探口風。但得知子瑜先生行蹤不定,似乎在忙活大事,他也只好先回去等消息。

  另一邊,陳群等人近日查詢了相關古籍,把以工代賑的管理方法捋清理順,又實地考察了一些廣陵郡民生方面的問題。

  陳群便帶著蒐集來的資料、想到諸葛瑾府上求教具體如何規劃項目,結果也一併吃了閉門羹。

  好在諸葛瑾玩消失也沒玩太久。

  僅僅兩天之後,就在眾人焦慮狐疑之時,諸葛府上終於放出消息:

  子瑜先生已在廣陵城內,另行緊急置辦了一所體面宅院,贈與其舅宋信。

  明日便要設宴,慶祝宋家喬遷和自立門戶之喜。

  廣陵城中體面文武,都收到了諸葛瑾的請柬。

  肯捧場給面子的,歡迎來赴宴,一併做個見證。

  ——

  ps:快上架了,所以趕緊先趁著免費,把主角一些瑣碎家務事寫完,避免上架後佔用大家的收費字數灌水。

  這章比較瑣碎比較長,但今天還會有第二更的,並不是這五千字就完了,第二更節奏就正常了,大家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