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68章 破柴桑(上架首日,感謝支持首訂)


                 當柴桑城內的笮圓,發現那些被釋放回來的降卒,居然因為信仰崩塌、而隨意散播他們在彭澤的見聞時,他終於徹底慌了。

  笮圓也算是當機立斷之人,發現端倪後,他立刻就把那些被釋放的僧兵降卒全部隔離起來。

  但凡有證據證明確實嚼舌頭了的,他更是毫不猶豫動了大刑,嚴酷逼問那些人在彭澤縣究竟被如何腐蝕收買了。

  那些受刑的放歸士卒倒也沒有含糊,他們本來就沒打算隱瞞,就直接招供了。

  但他們堅持說自己並沒有受到敵軍收買,是因為看到了斂財僧官被抄出來的家產、還看了朝廷將領給他們算的賬目,眼睜睜確認那些僧官就是在假借菩薩之名中飽私囊,他們才主動放棄了對笮家的信仰。

  尤其是那些被查出中飽私囊的僧官,一個個死相還那麼慘,受傷後流膿不止,最後潰爛而亡。

  甚至比正常戰傷的重傷員潰爛得更嚴重,他們徹底相信這是被天譴了,所以才沒法寶相莊嚴地圓寂。

  這一條一條的說辭,如同一柄柄重錘打在笮圓心頭,他目眥欲裂,壓抑地低聲嘶吼:

  “諸葛狗賊!你們的心到底怎麼長的!太歹毒了!殺人還要誅心,還要害人身敗名裂、死了繼續潑髒水。我們笮家跟你們諸葛家不死不休!不共戴天!”

  罵歸罵,罵完他也沒別的辦法,只好低調地讓那幾個剛才負責拷問的僧兵,把被拷問的俘虜統統殺了。

  負責用刑之人無不心中一寒,但暫時還不敢反抗,畢竟笮家人積威已久,三年多的反覆洗腦,不是一時的醜行可以動搖的。

  用刑者最後還是執行了命令,但殊不知笮圓根本也不信任他們,稍後不久,就又吩咐人把那幾個聽到的拷問供詞的用刑者也殺了——

  好在這批用刑者一共也就沒幾個人,不用太造殺孽。而且為了防止出現“用新的用刑者殺老的用刑者”的循環出現,這次笮圓關照了“第二批用刑者”:殺人之前千萬什麼都別問,那些第一批用刑者就是辦事不力該死。

  只能說當一種思想產生的時候,它的傳播往往比瘟疫更難以遏制。

  饒是笮圓做了那麼多嘗試,最終還是沒能堵住柴桑城內僧兵的人心漸漸動搖,這種風雨飄搖之狀,簡直讓他晚上都完全睡不著覺了。

  而諸葛亮顯然也沒打算讓這些亂賊睡著。

  就在當天後半夜,失眠了大半夜的笮圓剛剛迷迷糊糊犯困時,手下的心腹僧官又衝進他臥房急急忙忙推醒他。

  “何事攪擾!不能天亮了再說!好不容易睡著的!”笮圓怒得幾乎因為起床氣而拔刀。

  那僧官往後瑟縮了一些,卻不敢退出去,聲音恐懼地指著院中的天空。笮圓只好揉著眼睛跑到院子裡一看,天上竟然有幾十個如鬼火一般飄忽的亮點,但絕對不是星辰,因為那些東西在動。

  “什麼妖物?不要慌張!就算是妖物,也傷不到我們!”笮圓厲聲彈壓身邊侍衛和僧官,他的話似乎也很快應驗了,因為沒一盞茶的工夫,他們就看到那些空中鬼火,有兩團明顯下墜了。

  這些東西,當然就是諸葛亮剛“通過大哥的提醒,自己復刻自己”造出來的“諸葛燈”了。

  因為用的只是輕質紗絹塗上蠟確保氣密性,輕則輕矣,短時間內氣密性也比用紙做的要好,但耐久度就極差了。

  蠟遇熱易融,就算不流下來,也會因重力和風力而不均勻,從而漏風。這些諸葛燈中質量最好的,也只能在天上飛半炷香的時間,就會陸續往下掉。

  真要想做出後世那麼耐久又不用塗蠟的孔明燈,關鍵還是造紙技術要革新提升。

  靠如今漢朝最好的左伯紙,依然不足以造出氣密性優良的孔明燈。

  但不管怎麼說,今夜的這點動靜,裝神弄鬼嚇嚇人已經足夠用了。

  隨著孔明燈逐漸往下掉,柴桑城中好幾處都出現了火勢,都是因為燈剛好掉在茅草頂的房子上,一時又取不下來,直接引燃了屋頂。

  一夜一兩場火災,或許不至於人心惶惶,但連續三五場甚至更多,就足以讓人懷疑是不是遭了天譴。

  就在笮圓口乾舌燥,親自下令親兵集結、巡城彈壓之時,很快一條條新的噩耗異變又不斷傳來。

  他剛巡視到南門附近,就看到守門軍官中一名僧兵出身的小校,拿過幾張絹帛交給笮圓,說是從天上的仙火中飄下來的。

  笮圓接過一看,頓時眼前一黑:這不擺明了是學陳涉吳廣魚腹尺素、裝神弄鬼離間麼!

  那些絹帛上,字很少,不是寫著“笮圓死,陳橫生”,就是“陳橫死,笮圓生”,明著公然離間都懟臉了!

  “全部收起來!一起交給我燒掉!不許看!”

  一番折騰後,據說所有天燈投放的絹帛都被收上來了,沒人看,但是不是真的,就沒法驗證了。笮圓越想越睡不著,卻也無可奈何。

  ……

  “差不多可以再勸降一次了吧?要是還不得手,那就強攻?如果非得動手,我看明晚攻城前,還可以再放一批燈,趁著火勢引起城內士卒混亂,足以事半功倍。”

  城外的諸葛瑾和諸葛亮,這一夜其實也沒怎麼睡好,不過他們不是因為忐忑,而是因為興奮,以及興奮中稍稍的緊張。

  諸葛瑾很想確認二弟“自己復刻自己”提前搞出來的諸葛燈,到底能不能起到打擊敵人士氣,動搖人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