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95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兵多有兵多的好處,但也會導致部隊調度遲鈍,行動拖沓。

  祖郎此次帶了整整四萬多人迎擊關羽,憑良心說,這是他作為山越王以來,第一次在一場戰役中集結這麼多兵力。原先漢人跟山越人衝突了這麼多年,一直都是以小範圍各自為戰的形式交手的,根本沒有這樣的大戰役。

  以祖郎的用兵經驗,很多事情也不免得見招拆招,臨時現學。

  山越人那種“扁平化管理”的統治架構,也著實不適應如此大規模的調度,這顯然是漢人的“科層化組織”更擅長的事情。

  行軍推進過程中,各部脫節跟不上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尤其是一開始,祖郎命令靠近黟縣的幾個部族,可以自行翻山前往黟縣集結,結果居然被主動擴大搜索範圍的甘寧部阻擊了。

  毫無兵力優勢的落單山越部落,不免各自遭受了數百上千人的損失。

  雖然絕對數字不算多,但連續兩場決戰前的小敗,很是傷士氣。一時間各部酋首紛紛抱怨,信使往還,讓祖郎也不得不調整方略。

  改為要求所有各部一起行動,不要提前抵達黟縣戰場,以免行軍速度拉開時間差,給關羽各個擊破的機會。

  但各部統一行動後,就得先到陵陽縣集結,然後再沿著涇水逆流而上。

  陵陽在涇縣的更上游,也是涇水沿岸最上游的一個縣城,從陵陽再往上,就徹底深入了黃山山區,再也沒有縣、鎮了。

  陵陽本就不大,四萬人來此集結,頓時讓山區小縣擁擠不堪,後勤也比原先各自為戰時更難調度了。

  從陵陽繼續逆流南下的途中,涇水河谷也越來越狹窄,容不得數萬人列陣行軍,最後拖成了一字長蛇陣,越走隊伍越拖越長。

  祖郎把這些不利因素看在眼中,也是暗暗心憂。他好歹還是知點兵的,知道自己正在累積越來越多的兵家小忌,但也沒有辦法。

  ……

  時間很快來到四月底,距離祖郎出兵南下已經是第五天了。

  祖郎的主力,距離黟縣還有最後兩天的路程,但斥候卻突然回報,說在南邊涇水源山谷要道中,發現了關羽的部隊。

  關羽竟是翻越過了鄱水和涇水的分水嶺,主動北上迎擊了。

  關羽出現的消息,當然立刻讓山越各部的酋首緊張了起來,紛紛開始商議決戰方略。

  祖郎威望尚在,聽說這一情況後,立刻追問:“打探到了敵軍有多少兵馬麼?只有關羽的旗號?沒有甘寧的?”

  斥候回稟:“關羽在山谷之中紮營,遠遠看不清後方兵馬多寡,少則六七千,多則萬餘。不曾看到甘寧旗號。”

  其他幾個沒腦子的部族酋首,立刻就攛掇:“大王,打吧!最多不過萬餘人,我們一擁而上將關羽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