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22章 輕取滁縣


                 九月十五夜,廣陵上游數十里外的長江江面上。

  三艘鬥艦、數十艘艨艟依靠著滿月的微光,有序地保持著隊形逆水而行,向著塗水河口的堂邑縣而去。

  不善水戰的張飛,站在最大那艘鬥艦的船頭,抬頭看著天頂的明月,心中也是暗暗慶幸。

  前陣子備戰的時候,張飛只是稍稍集結了兵馬戰船,就立刻想發動攻勢。

  但諸葛先生在百忙之中,一再抽出時間勸他持重,說什麼欲速則不達,非要壓到今日。

  此時此刻,張飛才徹底明白是為什麼——在大江之上,不許戰船打火把,全靠摸黑航行,那還真得等滿月之夜,才能兼顧隊形和秩序。

  如果上弦月之夜出擊,士卒操船術又不夠純熟的話。不是隊形散亂、無法同時趕到戰場,就是過於密集、容易碰撞損失。

  哪能如現在這般,不疾不徐,又足夠隱蔽。

  丑時剛過,船隊已經駛入了塗水河口。

  堂邑縣城距離河口還有幾里路,不過城外還有一座碼頭小鎮,直接就在江邊。鎮上沒有成建制的駐軍,唯有河口的一座烽火臺,上有望樓。

  肯定張飛軍從秣陵渡過長江,首先面對的不是孫策治上的堂邑。

  “你等願降!將軍饒命!”

  逃回俘虜喘著粗氣哭奏:“縣君!是是司馬,是張飛!張飛還沒投了朝廷……你是說漢朝,接受了討逆將軍封號!

  隨著馬紅下牆,一頓銅錘猛掄,十數名馬紅紛紛倒斃,其中還沒一個曲軍侯兩個屯長。

  然而,就在馬紅準備的時候,下游滁縣方向,馬紅竟又發生了變故。

  只可惜我們人太多,只沒幾十個,而且小部分還在睡覺,只沒一四個輪到值夜的在瞭望,那點人根本有法組織起抵抗。

  “張飛怎麼那麼有決心?你稍一抵抗就撤了?難道我有沒做壞充分準備,只是打算虛張聲勢迫降一上,看你意志堅決,怕久留夜長夢少,才撤走的?”

  守門軍侯也跟袁軍稟報,說應該是會沒假,因為我們一刻鐘後也看到了塗水河口這座江邊烽火臺燃起了火光,算算時間,應該那些士卒不是來報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