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34章 袁曹呂三方會戰


                 諸葛亮被大哥安排了,只好乖乖回去休假。臘月最後剩下這幾天,以及整個正月裡,都不再過問具體政務,最多隻是聽聽外界的新聞,不至於信息掉線脫節太久。

  實在閒下來,那就鍛鍊鍛鍊身體,鑽研一下大哥給他挑出來的幾卷生物學和農學知識——

  來年開春後,劉備軍就要在射陽和海西試點育秧、插秧的新生產方式了。這個節骨眼上,諸葛亮肯多學一些後世的農業常識,以及育種思維,對於將來展開工作肯定是有益無害的。

  諸葛瑾給的教材裡,當然也不可能講什麼“進化”、“遺傳基因”,但給些樸素的育種選種常識和思維,還是可以做到的。內部具體的運作原理諸葛亮也不用知道,他只要知道應用層面的東西就夠了。

  除了這些學習鍛鍊,其他正事兒自有大哥暫時統籌全局。

  而從北方弄來的那些人才,包括盧毓,還有跟著盧毓的那幾個師兄如高誘。還有徐邈、程秉、劉熙等,劉備都抽出臘月最後這段時間,給予禮遇,順便摸清各人的稟賦,然後交給陳群那邊安排具體差事。

  陳群經過這一年多的歷練,也已經從一個組織民力徭役的工程組織者,向更高層的管理者轉型了。他用人組織方面的天賦,正在被漸漸發掘,已經可以幫劉備分擔一些具體的人力資源統籌。

  劉熙、高誘不適合做具體工作,只適合治學研究,那就給他們提供條件埋頭研究。程秉在自己治學方面略不如那兩個,但擅長傳道解惑、轉授學問,那就分攤一些教育工作。

  徐邈擅長組織貧苦百姓恢復生產,那就讓他去分攤一些以工代賑的活兒,外加袁術佔領區流過來的百姓安置工作。

  最後還有趙雲帶回來那一千多人,有數百騎是袁紹軍釋放的公孫瓚騎兵俘虜,還有近千人的海賊俘虜,

  劉備也都親自視察了一圈,然後吩咐關羽和趙雲一起加急訓練一下,整頓好紀律和軍心士氣。確保不會拖後腿,該編入騎兵的就編入騎兵,該編入水軍的就編入水軍。

  經過這一波的補充後,劉備核算了一下,自己麾下可以作為騎兵部隊的人數,已經接近四千人了,但實際配備的騎兵依然在兩千多一點。

  從去年找回趙雲,到後來諸葛亮河北之行,每次都能拉到數百規模的老練騎兵。可惜就是沒有配套戰馬,只能用馱馬編成“騎馬步兵”湊數用。

  這次打通了袁譚這條線的關係,袁譚允許劉備的人在山東半島沿海有“軍事通行權”,還提供海貿的中轉泊靠補給。

  來年開春後等暖和一點,或許能讓糜竺探一探這條海上航路,跟遼東半島的軍閥公孫度建立起貿易,拿海船買戰馬。

  管承被殺後,山東和遼東之間那一串沙門島島鏈上,估計還有一兩千數量的殘餘打散海賊,糜竺初次貿易可能有危險,到時候可以讓太史慈負責武力打通商路。

  太史慈就是東萊人,對東萊沿海的情況很熟悉。而且太史慈早年犯事後流竄去了遼東避禍數年,就親自走過這條山東半島渡海到遼東半島的航路,對遼東的情況也很熟悉。

  所以,讓太史慈護航打通商路,絕對專業對口。等來年夏天廬江戰役結束後,太史慈騰出手來,就可以部署了。

  ……

  這些瑣碎的小事忙完,基本上已經快到臘月底了。

  劉備也不再使喚人,廣陵郡的一切工作節奏都慢了下來。

  不過,因為情報傳遞需要時間,所以哪怕大過年期間,劉備和諸葛瑾還是隔三岔五會收到一些陳地或者譙地的前線軍情——

  陳郡的曹軍和袁軍交戰信息,總要二十天左右,才會傳到廣陵,譙地呂布軍和袁術的交戰,相對快一些,十天出頭就能傳到廣陵,延時都比較明顯。

  根據探報,臘月上旬時,曹操和袁術軍的對戰率先出現了變局。已經被曹操圍困了超過兩個半月的陳縣,終於出現了斷糧,城內橋蕤的部隊士氣崩潰,外面又等不來袁術的增援。

  橋蕤於臘月初七這天,不得不嘗試組織了一次還算堅決的突圍,可惜被曹操親自圍堵,雙方發生了一場慘烈的血戰,橋蕤部死傷慘重,衝突不出,數以千計的衝鋒士兵崩潰後直接成建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