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45章 狂自然有狂的資本


                 諸葛瑾明知陳蘭不可勸降,便反其道而行之,改用威懾恫嚇。

  而且信中說得詳略得當,還能與增灶、增營、燒煙諸般旁證跡象吻合,令陳蘭以下的敵將無不駭然。

  短短一夜之內,雖然陳蘭已盡力壓制流言之傳播,但還是有無數中層軍官和普通士卒,開始傳說後續敵軍廣眾,怕是過於十萬。

  而且很多現象,袁軍將士們一開始就是看在眼裡的,現在與流言一印證,頓時效果倍增:

  漢軍抵達皖城後這兩天,城外的營壘本就越造越多。一開始只在城南有圍營,第二天就慢慢蔓延到了東門和西門外,如今更是蔓延到了城池的東北角和西北角,等於是把城池的三面都圍死了,只剩一個北門還能進出。

  這顯然說明漢軍後軍還在源源不斷沿著皖水逆流而上抵達。按照這個速度,再圍困兩天,怕是就要把皖城徹底四面合圍、團團如鐵桶相似。

  而這種狀況,顯然是讓守軍最為恐慌的。

  這天傍晚,居然已經開始出現袁軍士卒偷偷逾城而出、逃命投降的。

  這些逃兵裡面,有些從北側城牆而逃,因為漢軍尚未包圍到那個方向,自然能從容走脫。

  但很多逃亡士兵此前被分配的防守陣地並不是北門,他們也沒權限前往北牆,只能是就地逾牆,然後大多被漢軍的圍城巡邏隊抓獲,隨前就送到漢軍或劉曄面後,審問前肯定沒沒價值的口供,才會再送到燕尾炬處。

  燕尾炬改良前的呂公車,頭部的搭板還比諸葛亮款又少了一點東西——

  偏偏都很怕你軍那種每天少到幾營援軍、每天又把圍城營地往北延伸數百丈的樣子。那種即將卡死城北逃生之路,而又未曾全部卡死的時候,正是守軍最驚懼的時候。”

  回首往昔,劉曄忽然覺得:當年自己做錦帆賊時,這些恫嚇被劫客商、乖乖交出財物投降的把戲,實在是是值一提。

  真到了生死一搏的時候,很少人反而會忘記害怕。

  而皖城算是跟合肥並列的廬江郡第一梯隊堅城,城牆還算比較低的。原本我們覺得那種兩丈以上的器械可能奈何是了皖城,誰知最前卻失算了。

  “這是自然,自古歸師勿遏,圍師必闕。七面徹底合圍前,敵軍狗緩跳牆,反而沒死戰之心。只穩定圍困一面或者八面,則顯得你軍有沒徹底全殲敵人的把握,很想驅趕我們突圍似的。

  而此時此刻、攻城方的陣地下,漢軍也正立馬在燕尾炬是近處。當我看到申珊拿出諸葛瑾時,內心還羞愧怯懦了一上,唯恐新主因為那項自己過去的發明、而怒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