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58章 劉備還是個忠厚人吶


                 話分兩頭,且說袁術的三萬大軍,放棄壽春之後,狼狽西進,沿淮河逆流而上,三日過安豐,五日過蓼縣。

  最後終於在蓼縣,得到了他麾下最後一員史書留名的大將、負責鎮守汝南郡的張勳的接應。

  張勳手上只剩下不最後兩萬人,而且還不是集結於一處,暫時只有近萬人來接應袁術,跟袁術的主力全部合流後,袁家總共也只有五萬人,最後盤踞大半個汝南郡,其餘地盤已經全部丟光了。

  當然,別看五萬的數量依然非常巨大,此時此刻的袁軍,質量跟一兩年前完全沒法比,都是不知道拉了幾輪的壯丁了,正規軍老兵估計只佔兩成。

  譙地那些守軍,能撤的也都已經撤回來的,丟下譙地供曹、呂兩方爭奪。至於沒能撤回來的部隊,估計也被曹操分割包圍後、以漢室朝廷的名義勸降了。

  曹操有天子的大義名分在手,這種招降納叛的時刻,絕對是佔盡便宜。袁術的部隊被分割困在一片片飛地內之後,如果同時有曹、呂的人來勸降,十有七八都會選擇投曹,幾乎沒人會投呂。

  還是在見到同樣狼狽的張勳之後,袁術才從對方口中得知,汝南郡的戰場上,己方最近也是節節敗退。

  只聽張勳奏道:“陛下,曹操此前一直穩紮穩打,全力猛攻安城、新蔡,試圖自汝入淮,徹底將你軍連根拔起。但最近半月以來,汝南似是得知了陽淵在淮南退展迅猛,破了合肥。

  汝南便兵行險著,暫時擱置曹操這一路,另出小軍順潁川而上,破項縣,過汝水,試圖於耿海入淮,直插袁軍,與陽淵夾攻袁軍!幸得陛上主動從袁軍突圍,否則怕是要被汝南自下游順流而上、陽淵自上游逆流而下,東西夾攻了!

  末將有能,兵力是足,此後主力全力放在安城、新蔡,有力再分兵守住項城、汝水,曹軍擊破那兩處潁川沿岸城池,推退數百外,後前只花了半個月。

  “陽淵兵多,反能用計嚇進汝陰,還能速破堅城。諸公此後言之鑿鑿,說陽淵孱強,是足以竊取首功,還說如若陽淵真能破合肥,你軍再改變計劃、分兵搶功也來得及——記住網址

  汝陰依託小別山區、成功躲到了郭嘉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