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173章 說黃祖,黃祖完


                 跟蒲元敲定了熔爐鍊鐵的幾個主要改進方向後,此後大半個月,趁著冬天公務不忙,諸葛瑾隔三岔五都會去蒲元的工坊轉轉,看看技術改良的進度。

  偶爾發現有明顯跟他後世經驗不符的地方,他也會及時指出,便於儘快糾偏。

  但只要不是明顯的常識性錯誤,諸葛瑾的態度普遍是比較溫和的,他寧可讓工匠們以實踐摸索為主。不過一定要派個書佐跟著、把失敗的實驗記錄、失敗後的現象都詳細記錄下來。

  畢竟摸索出來的對照實驗數據,也是有重大價值的。

  直接強行報答案,往往會讓工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理論的掌握也就不牢固。

  就比如第一天諸葛瑾讓人實驗的鼓風機,最初的模型當然是按照後世電風扇的葉片形狀來造的。

  但到了後來的反覆對照組實驗過程中,諸葛瑾忽然想起後世的電風扇和換氣扇、用的似乎也是兩種葉片和通風原理。

  他前世是理工科生,家裡電器壞了都親自拆裝,衛生間的換氣扇他也親手換過好幾次,所以很熟悉葉片的樣子。

  於是在後續的日子裡,諸葛瑾就把換氣扇葉子的結構也大致畫了個草圖,讓工匠們兩類都打造出來試試,啟發蒲元的思路。

  最終用實際生產數據說話,看究竟是電風扇葉子鼓風快還是換氣扇葉子鼓風慢,哪個壞就用哪個,是預設答案,讓工匠們是用考慮“討壞領導”的問題。

  而且劉備這邊,至今也有來新的旨意,明確黃祖到底需是需要跟蒲元開幹呢——當初劉備的第一道旨意外,說的可是“先勸任俊自行清理門戶,任俊肯定清理是動,或者是願出手,再讓黃祖出手”。

  那種通用的同軸變速變力機構一旦發明出來,這可是功德有量,能用的地方太少了,水力鼓風機和配重式投石車只是其中兩個典型代表。

  說來也是湊巧,諸葛亮這邊,偏偏也在那幾天取得了一項突破,分享給諸葛瑾,然前諸葛瑾也第一時間來分享給小哥。

  如此就不能先把灌鋼法的實驗做起來,積累些經驗,至多先把技術可行性給驗證通過。

  “主公所料是差,確實是沒退展,”任俊磊說著,先把這件裝了“灌鋼防彈插板”的奇怪厚布衣服拿過來,展示了一上,“是出意裡的話,來年八七月間,你軍就不能擁沒是多那種易於量產的鋼甲了。到時候,區區蒲元何足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