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29章 非吳下阿延

  要知道屯長只能帶領百人,而且魏延這個屯長,還是張繡投曹後,才剛剛升的,兩個月都不到。是劉表為了穩住那些沒跟著張繡一起投曹的南陽兵,才施恩籠絡,再往前,魏延這種人就只能帶幾十個兵。

  而對面的劉備,那可是車騎將軍!大漢所有將軍中排名第三了,僅次於大將軍袁紹和驃騎將軍曹操。

  以至於魏延開口自辯、解釋來意的時候,說話都有些哆嗦。

  劉備和諸葛亮也看出了這年輕人緊張,最後還是先諸葛亮岔開話題,緩解了氛圍:“魏屯長看著很年輕啊,不會比我都更年少吧,幾歲了?”

  魏延連忙拱手頓首:“豈敢與諸葛府君相比……在下……俺今年才十八,從軍已四年了。是當初張濟出武關、與劉荊州爭於穰城時,被劉荊州在南陽就地徵發從的軍。”

  演義上的魏延,被描述得出道很早,給人一種“似乎劉表還沒死時,魏延就已經在荊州軍中頗有地位”的錯覺。

  但正史上的魏延,一直到劉備佔據荊南、準備圖謀入川時,才剛剛嶄露頭角,此前就是個最基層的軍官。論年紀應該比諸葛亮還年輕些,屬於晚期型將領。

  不然歷史上五丈原之後,魏延也不至於覺得他才該接諸葛亮的班繼續北伐,因為他早就覺得自己比丞相年輕、活得久。

  此時此刻,劉備和諸葛亮聽說他才十八,也是嘖嘖稱奇。這年紀,比諸葛亮還小兩歲,而且倒推回去,竟是十四歲就被拉壯丁當兵了麼?初次參戰,就是在張濟被劉表守軍射殺於穰城之戰?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這等亂世,遇到其他諸侯入侵,拉兵還真是竭澤而漁啊,這麼年少就要上戰場了。

  劉備拍了拍魏延肩膀:“沒想到如此年少,已有四年的從軍履歷了,不過打仗不能光憑勇武。

  既來了武昌,軍務閒暇之餘,也要去學宮借書自學、讀些前人的實用教訓,看不懂就找人請教,必能大有裨益。”

  魏延沒想到車騎將軍還能親口勉勵自己,連忙感激涕零,先應承了再說。

  他內心其實萬般狐疑,比如完全聽不懂所謂的去學宮借書自學是怎麼回事,天下還有地方可以任由人借書的麼?不怕丟的麼?還能有人專門幫著答疑?

  但魏延地位低微,有疑問也不敢立刻問劉備本人,只是不管理不理解先強行記下,回頭再找其他地位更低的人偷偷問。

  劉備也不可能盯著魏延一個人勉勵,畢竟今天人這麼多呢,所以每個人都是稍微說了幾句,隨後吩咐客曹的人接手,接風洗塵安頓好。

  臨了劉備只是隨口分配了一下眾人的官職待遇:向朗是早就說好了的,先當一陣子武昌縣丞,將來看錶現再調整。

  魏延是突然冒出來的,當上屯長也才兩個月,而且才十八歲,暫時就不升遷了,先原職留用。他帶來的那幾十個荊州兵,也都繼續跟隨魏延、保留編制不打散。

  魏延那個屯,暫時編到甘寧軍中,目前沒什麼戰事,讓魏延先跟著去學宮參加幾個月“掃盲班”,趁著年輕學習力還算強,儘快把字多認識些,確保軍中公文全部能自己看懂,不用找人問生字,其他的兵法歷史以後再慢慢提升。

  魏延聽了這個安排,感激不盡,他也知道目前升不升官不是最重要的,上面肯對他的學習成長做出安排,說明是有期待的,自己一定要抓住機會。

  ……

  接風安頓已畢,此後幾日,魏延向朗就先去了才草創不久的武昌學宮,適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