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35章 騎著步橋打孫周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雖說曹操使用了各種消息封鎖手段,估計能讓許都兵變的真實動機、乃至“矯詔”這個重要元素,延遲個把月才被外鎮諸侯所知。

  但毫無疑問,早在董承動手之前,大漢土地上,就已經有一個人知道董承馬上要動手了,也知道這次動手肯定會伴隨著“辭受陛下旨意”。這個人就是身在蕪湖的諸葛瑾。

  (注:《三國志》原文寫的就是“辭受”,陳壽沒有對衣帶詔的真假做任何判斷,只是如實轉述客觀行為,“董承說他領了旨”。)

  諸葛亮最終是在正月二十這天,按照他蒐集到的最新情報,如實彙總後、寫信快船送給他大哥的。

  當時距離董承、呂布正式動手,還有九天呢。

  但是,諸葛亮的信中,已經抓到了兩個最新關鍵信息:

  首先,孫卲上一次去許都時,唯獨給董承送了兩件鎖子甲,董承也欣然接受了,還暗示了對劉備的結好之意。

  其次,許都朝廷已經對劉表封江做出了應對,讓曹洪換防去宛城,同時允許高順外出、參與執行汝南龔都的平叛任務。

  諸葛瑾是六天後的正月二十六收到信的,也就是董承、呂布動手前三天。

  而他僅憑這封信,加上他自己原本的歷史知識,就判定事情馬上要爆發了。

  於是,諸葛瑾反而成了天下第一個做好臨戰準備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戰爭會在什麼時候開始。

  這也不算開掛,作為一個先知者,還有那麼多情報支持,臨門一腳時做出判斷,這很正常。

  “我讓二弟通過孫卲、給董承送了兩件鎖環軟甲,這東西在董承被滅後,肯定會被曹操抄家抄出來。如果董承給力點,直接舉事,把這些武器用起來,那就更顯眼了。

  曹賊遲早會發現,主公跟董承交情不錯,就算曹賊遲鈍,我也有把握在最適合的時候、讓曹賊不得不知道。到時候,他必然會以皇帝名義給孫策下旨,讓孫策對付我們。

  我軍只要外鬆內緊、假裝對孫策不作提防、假裝江防鬆弛,說不定到時候能有奇效……嗯,最近江防也確實得鬆弛起來,否則要是曹操給孫策傳旨的密使到不了秣陵,孫策沒借口來討伐我,豈不是弄巧成拙?”

  諸葛瑾看完二弟的密信後,就一邊在魚油燈上把信燒了,一邊內心暗忖盤算。

  記得三年前、他剛剛給阿亮送去第一批密卷和“養生用品”時,他還教阿亮用牛酥油點燈,能明亮一些保護視力。

  如今這個老配方已經淘汰了——牛酥油再亮,也不如鯨油燈亮,只是古代航海技術太弱,沒法體系性地捕鯨。

  後來隨著廣陵、丹陽、廬江三郡的捕魚業越來越發達,尤其是前年拖刺網捕魚開始後,諸葛瑾發現漁民們居然會自然而然捕捉到很多油脂肥厚的水生動物,因為漢朝的生態實在是太好了。

  既然如此,諸葛瑾就讓官府開了個還算公允的油脂回收價格,算是廢物利用。

  這個價格不能太高,如果比鱖魚海鱸魚的魚肉價格還高,會鼓勵漁民特地去捕殺厚油脂動物。

  只有剛好比美味的魚肉便宜些,漁民才不會特地去搞,只是不小心撈到後順手為之。

  諸葛瑾看信、燒信的時候,他再親近的人也是不敢靠近的。

  等信徹底化為灰燼,大小橋才悄悄走過來,請他早點歇息。

  諸葛瑾抬眼略有深意地掃視了一圈二女,語氣平靜地說:“明日我要去廣陵郡巡視,這些日子,你們就聽練師的,好好照顧夫人。”

  對付孫策,不僅要在丹陽郡的蕪湖這邊頂住,還得提防好北邊的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