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40章 不怕無恥,就怕對比

  這種劇變,也難免讓劉備對自己的定位產生了一絲短暫的動搖、有點莫衷一是——主要是他忽然發現,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和定性、自己前幾年那段對曹操命令唯命是從的人生經歷。

  劉備忍不住輕聲對一旁的諸葛亮問道:“唉,曹賊終究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孔明,現在回想起來,孤過去四年,對曹操假借天子名義下的每一道詔書,都唯命是從,後世之人,會不會說孤也曾經助紂為虐過呢?”

  劉備內心其實也知道自己沒做錯,問心無愧。

  但一切轉變來得太突然了,前一天名義上還是漢相的人,突然成了徹底的漢賊,下面的人都需要重新找心理定位,一時的迷茫衝擊,是不可能避免的。

  好在諸葛亮反應極快,立刻幫劉備開解了心魔:“主公何必多慮!奸佞之輩也不是天生就是奸佞的。哪怕國賊如董卓,早年在西涼平羌亂時,也勉強算是名將之才、爪牙可任。

  曹操初迎天子時,不過兗州全州、並豫州二郡之地,出於謹慎一時未敢欺君,外鎮方伯又如何得知?

  如今細數,曹操於建安元年便驅逐護駕東歸的楊奉;

  建安二年以袁術之故牽連太尉楊彪;

  83中文網最新地址

  建安三年殺為天子親政奔走的趙彥;

  建安四年滅袁術後繼續擴大打擊,對外滅呂布,對內欺壓其他忠君武臣,最終才讓陛下忍無可忍。

  所以,曹操早年以天子名義下發的旨意,應該就是天子本意。我們尊奉的是天子,又有什麼錯?曹操與陛下的分歧,可以認定為是在趙彥請求允許陛下親政、被曹操殺害後,才漸漸不可調和的。

  迄今為止,主公奉詔興兵,不過兩次:討袁術,滅黃祖。袁術確屬逆賊,天下自當共誅之,黃祖殺害朝廷天使,也當誅殺,並無疑慮。

  另外,主公在就任揚州牧之前,家兄與家叔也曾單獨領受陛下旨意,誅殺丹陽賊笮融、討平祖郎,這些也都不是朝廷方伯之間的廝殺,而是與亂賊之戰,家兄自當問心無愧。

  至於去年秋天、主公收取下邳郡,那也是元龍勢迫來投,不得已而收留之,以免他被呂布、曹操報復。曹操曾假借天子名義下詔、讓主公不得介入滅呂之戰,主公也忍了,沒有打呂布。

  所以我軍所奉之詔,要麼是討伐稱帝逆賊,要麼是攻打其他割據自立不尊漢之亂賊,或是殺朝廷使者之賊。從頭到尾,沒有奉詔進行過漢臣之間的內戰,主公又何必忐忑?”

  諸葛亮一番分析,把劉備過去將近四年的時間裡,奉許都詔書做的事情,全部梳理了一遍,指出其中每一件都是“為了大漢的整體利益,沒有過同為漢臣之間的廝殺分贓”。

  劉備聽完後,終於豁然開朗:原來我過去四年的履歷這麼幹淨!要不是孔明幫著梳理,我居然都沒意識到!

  那還真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了。

  而隨行的其他將領,對於這番話倒是見怪不怪了,比如甘寧等人。

  他們有的是根本不在乎什麼大義,早就覺得這等亂世拳頭大就是道理,主公真是太小心太珍惜名聲了。

  有的則是雖然腦子裡有大義這根弦,但懶得費腦子多想,平時完全沒梳理過,此刻也聽得雲裡霧裡,索性不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