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 作品

第248章 周郎意氣瓜州渡


                 孫策在牛渚跟關羽君子對罵、虛晃一槍的同時。

  沿著長江順流而下整整二百四十里外的廣陵縣。

  周瑜已經帶著孫策軍的真正主力,從丹徒縣的金山洲北渡長江、直撲廣陵縣的瓜洲。

  一時之間,百舸爭流、千帆競渡,浩浩蕩蕩。

  這也算是千百年來渡江作戰的經典航線了。

  自古以來,長江下游渡江作戰,一共就兩條路。一條是從後世安徽的馬鞍山採石磯渡江,一條就是從後世揚州鎮江之間的瓜州渡渡江。

  如今,前一條路線,正是孫策本人如今正在防守的;後一條路線,正是周瑜眼下正在進攻的。

  孫策軍在吳會三郡,坐擁一百八十萬人口、五六萬戰兵。此戰孫策給了周瑜極大的信任,分出了三萬精銳交給周瑜,幾乎超過孫策全部機動兵力的一半了。

  還讓黃蓋為副、徐琨坐鎮後方基地。其餘分撥給周瑜的將領,包括凌操、周泰、蔣欽、陳武等一線水戰悍將。這樣的團隊配置、重視程度,已經可說是無以復加了。

  孫策麾下的武將,有些是北方人出身,並不以水戰見長。比如他爹孫堅留給他的三員大將,程普、韓當都是北方人,水戰不如黃蓋。

  還有些將領,則是因為孫家控制力不足、派系問題,不適宜直接拉上來參與這一波攻勢,只能等周瑜這邊取得突破後,作為後續的戰略預備隊補充上來。比如吳郡太守朱治的嫡系部隊,以及他體系下的年輕將領朱然、潘璋等。

  (注:朱治在孫策死前,在孫家的地位一直比較特殊。他雖然曾經是孫堅的別部司馬,但孫堅死後,朱治被投靠袁術的長安朝廷太傅馬日磾表為吳郡都尉。所以他在孫策重新起兵之前,就已經在吳郡有一定勢力了。

  類似這樣的情況不止朱治一人,孫家在調度這類武裝力量的時候,就得尊重原有的指揮體系、統屬關係,掣肘比較多。)

  一言以蔽之,孫策已經把他可以徹底掌控的機動力量,都儘量抽調給周瑜、以確保對空虛的廣陵地區,儘快形成突破。

  周瑜深知自己肩上擔子之重,但這愈發激發了他的擔當和豪氣。

  ……

  “陳登果然病重無備,既沒能組織起水軍,在江上與我決戰、阻撓我渡江。又沒能在灘頭組織起士卒反衝、半渡而擊,就這麼輕輕鬆鬆讓我登陸了。”

  隨著周瑜的先頭部隊,無驚無險安全上岸,周瑜原本又緊張又豪邁的心情,頓時放鬆了一些,只剩下了豪邁,對於前途的信心也愈發充分了。

  他先確保一部分人搶灘成功、順利列陣,避免被廣陵城內殺出的部隊沖垮,隨後就繼續帶著剩餘的戰船,往東西兩翼迂迴,試圖進入邗溝河口,按計劃奪取運河閘門。

  如前所述,幾年前原本的廣陵城,是城東靠著邗溝運河的,另外西北兩面要靠護城河遮蔽,城南並不是直接瀕臨長江,但出城稍微走幾里遠就是江邊沙洲地帶了——周瑜的第一批部隊,也是在城南的沙洲地帶登陸列陣的。

  但是兩年半前諸葛亮改造了邗溝運河、挖了南北雙向河道、修建閘門時,新增的那條供漕船北上用的河道,相當一部分借用了廣陵城西北兩側的護城河故道。

  所以現在的廣陵城,是東西北三面都被邗溝運河包圍,城西是北上的分叉河道,城東是南下的分叉河道,加上正南面的長江,整座城四面都是江河,事實上應該算是一個大島。

  周瑜要攻破這樣一座“島”城,當然要從城南主攻,然後從東西兩側掐斷運河、佔領運河上的樞紐節點,以確保包圍城市。